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喜好、生活习惯和生活轨迹。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害怕独自一人生活,怕自己成了只会对着手机和电脑傻笑的人,所以他们尽力接触人群,在别人那里留下自己的足迹,更加尽力的让自己显得不孤独。
东晨以前每天下班后,会去健身房锻炼身体,或者看点专业书、学学感兴趣的软件。
而现在的他,下班回家就对着手机一整晚,和同事开黑、吃鸡。有时凌晨两点,东晨还在大呼小叫的打着游戏,第二天早上顶着两个偌大黑眼圈赶到公司。
不出半月,东晨就成功迈入了国宝级的灵长类动物的行列。
周末聚会,朋友看到东晨一副憔悴的面容,调侃道:“你是去哪里混了,怎么几天不见变成了这幅鬼样子?”
东晨打了打哈欠:“我这不是刚进一家新公司嘛,周围同事都在打游戏,我得跟他们一起,才能显得合群啊。”
朋友说:“在这么打下去,别说合群了,估计在人群里都找不到你了。”
东晨无奈地说:“诶……我也不想啊,这几天感觉人都快废了,可是没办法啊,我得快速合群融入大环境啊。”
逼着自己合群,难道不辛苦吗?
当你合群时,你是真的喜欢,还是在伪装?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看起来,真的好孤独。
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盛行,不合群就等同于不好相处,等同于异类。
于是,多少中国年轻人,陷入了一种叫作“假装很合群”的症状里。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羊群效应”。即人们在一个集体中待久了,从众惯了,就会逐渐丧失自己的判断,沦为集体意志的奴隶。
可是,我努力合群难道有错吗?
努力合群并没错,但是你得判断自己合的是否是一个优秀的群。
在融入新的群体之前,你要学会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要削足适履地过度迎合所在的集体,要对集体有害性保持清醒认识。
相反,当你想要迎合一个旨趣不高的集体时,往往意味着堕落的开始。
真正的合群是一种坦诚、包容和欣赏他人的能力和品德,是在保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妥善的处理好和自己周边人的关系下,并保证自己身心愉悦的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能力。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背景,没有随波逐流,选择来到达内,用4个月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给自己一个重新思考的契机,送自己一份重新起航的资本。
达内深耕IT培训16年,已经帮助60万学员实现梦想,更是让无数学子拿到高薪,完美蜕变。
综上所述,比起努力的合群来说,你更需要的是不合群的勇气和合群的能力。
我们班是当年有名的差生班,周围的同学对于自己的学业都处于半放弃状态,学习氛围可见一斑。
但有个女生,自制力却很强,学习也很认真。课间休息时,班里的同学都在扎堆讨论最新的电视剧明星八卦之类的,她却总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安静的看书、做练习题,偶尔几个同学过去请教问题,她也不厌其烦认真的进行指导,她的勤奋和安静与周遭低靡嘈杂的环境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同学们都觉得她有点性格孤僻,不大合群。
毕业那年,女生凭自己的努力成为整个班级唯一进入全市最好重点中学的学生。
班主任邀请她分享一下学习的经验,她认真的说:
“当你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就不会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会认真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当你在为梦想打拼的时候,谁也阻挡不了你。因为我始终坚信,将时间、精力花费到你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时,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在等待着你。”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其实,你没有成群结队的朋友并不代表你就是孤独的。
你不需要不要在意别人异样眼神,为了讨好谁而变得阿谀奉承。
你不用跟从任何人的脚步,不用委曲求全做自己真的不想做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节奏和生活内容。
你也不要总是因为在乎就低头认错,要坚定的做自己。
这个世界不会埋没你,所以你无需为了合群,去刻意改变原来的自己。
终有一天你就会发现,周围的人开始不一样了,好像有相同的话题了,有相同的兴趣了,其实,你已经慢慢更换了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