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会是电脑性能的第一瓶颈, 对于绝大多数使用场景,大部分家用电脑会最先碰到内存不足的问题。如果是稍微专业点的软件,内存会更加重要 ,内存在容量上和几乎所有的专业软件相关。 在频率上和几乎所有游戏相关。
内存分别有四个重要指标: 容量、频率、时序、还有还有代数。
容量、常见的4G、 8G、 16G, 容量也很好理解, 越大越好嘛, 除了一些我们很难接触到的极限的超频外。 容量及正义, 越大越好, 日常游戏8G入门, 专业软件16G起步, 专业软件那真的是。 比如一款叫AE的软件, 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 对内存容量的要求只会更大, 像我们手里这几款内存呢。
DDR内存、 512MB、 这个时候最大就是1G的。 DDR2是1G和2G、 DDR3 2G和4G、 这根DDR4 单根16G。 超过之前所有内存的总和, 而且现在已经有了单根32G的DDR4, 一些Z390主板也支持, 也就是说消费级平台支持总共128G的内存, 真的是人家的内存比我的硬盘大系列。
频率、 单位为MHz(兆赫)、 如今DDR4时代, 常见的2400 、 2666 、 3200、 越高越好, 频率很关键, 和游戏性能息息相关,请注意, 是在你别的硬件不存在瓶颈的情况下, 4560 或者低端CPU配一个3600的套条, 会有提升吗 ?我不知道, 但这么干肯定很蠢, 但频率并不是越高越好, 当然确实是速度更快了。 但反应到实际应用上 ,必须和下一个指标一起来谈。
时序 、单位是时钟周期 ,一般写成四个用破折号分隔开的数字,例如7-8-8-24 、 16-16-16-38、 有的商品只标第一个, 也就是CL , CL是时序里面最重要, 意思就是CAS延迟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C多少也就是指的这个, 延时当然是越低越好, 但时序和频率相互矛盾 ,在超频的时候需要妥协, 需要你自己取舍, 全都要的话 ,得加钱 ,比如曾经的三星Bdie颗粒和海力士的CJR。
代数、 目前主流的为DDR4 , 即第四代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 能看到 :第四代, 这就很好理解了, 四代吗, 前面祖辈分别是DDR、 DDR2 、 DDR3 、 DDR3 现在还比较常见, 一些笔记本上和一些不那么老的平台上会有, 捡垃圾的时候也常用 ,DDR4当然更好 ,也是目前正在用的常用的, 这里面提升最大的就是DDR到DDR2的时期, DDR2内存却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读取能力, 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度运行, 而且采用了新的封装形式, 颗粒面积变小成本得到控制, 大家可以看到 DDR的颗粒面积大概是DDR2的2.5倍, 是DDR3的三倍左右, 提升最小的就是DDR3到DDR4的 , 在DDR4早期 DDR4内存条和DDR3的颗粒可能是一样的。 当时的评测都是 ,提升很小, 大概10%到15%的样子 , 但那是DDR4刚出来的时候, 2133和2400是主流, 3000是高频, 现在随着厂商工艺的进步, 已经是3000遍地走, 2133不如狗 , 大S的颗粒都能做到 C16 3000。
所以总结一下, 四个指标, 代数、 这个没得选, 也不用选 ,主板支持什么就选什么、 容量的越大越好, 频率越高越好, 时序越低越好 。频率和时序需要取舍, 即便加了钱也要取舍 , 一般商品详情和内存条上都有标, 看准价格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