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网上热议,一位20多岁女子做了一家新兴企业的高管,年薪百万,在饭局当中表现非常高调。
她看不上以前的同学,觉得那些同学月薪三四千,太寒酸了,那些人没资格进入她的朋友圈,把同学都拉黑了。
她还炫耀自己的消费,换了名车,买了名牌包包、名牌手表等等。
02
那么,年薪百万到底是个什么水平?网上此前调查,100万在北京能活多久?结果是,100万可以活19年9个月,每天平均一天是140.6块钱。
可是,140块钱一天,包括衣食住行所有消费,似乎太不现实了,这不是一盘“麻小”的价格吗?
有好事者重新计算了一下,用最低配的生活,100万在北京只能生活10年,而且前提是,不买房不买车不养孩子。
可以参照一下我的朋友的状况。他一个月拿到手的四万多块钱,加上年底的奖金,基本就是年薪百万的水平。他供一个房子,一个月要还房贷两万左右。
今年有了宝宝之后,生活一下子变得拮据起来。现在,他个人每月生活费只有2000块钱。我听说之后,感到很惊讶。这就是我们当下真实的生存语境。
03
事实上,年薪100万,税后收入大概是70万左右。70万的年收入,在一线城市,如果有房贷车贷,再抚养孩子,生活的确不宽裕。
联系前面说到的那位女子,以这样的收入,要买宝马车,买名牌包名牌手表,承载这种高消费的话,估计月光族无疑。
她所在的是一个新兴企业,企业通常的存续期就是3到5年,所以,这个女孩的财务状况并不稳定,实在没有多少可以炫耀的资本。
04
要说炫耀性消费现象,倒是司空见惯。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早就注意到了,购买商品的目的是,通过夸富式的炫耀获得社会的艳羡,来提升社会地位和声望荣誉,从而获得社会性的自尊和满足。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身份彰显或者地位恐慌。
正好,此前我也说过穷人思维,这也是穷人思维的一种。穷了太久,怕被人瞧不起。所以,有钱了,不炫耀一下,有些人实在忍耐不住。
改革开放40年,我们产生了大量亿万富豪。我们知道,中国亿万富豪白手起家比例全球最高,高达60%以上,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允许私有制的产生,亿万富豪也随之出现。
但同时,产生了一群富贵而骄的人,富了不去想回馈社会,整天贪图自己的享受,今天灯红酒绿泡夜店,明天穿金戴银炫个富,后天飞机上斗地主……
而且这一波炫富呈现出不分年龄,不分地域的特点。
类似煤老板7000万嫁女、郭美美微博炫车、富家公子晒狗,都引发舆论热议。他们在炫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把自己推到负面评价的漩涡当中去,甚至有的把自己给推进牢狱之中。
最新的炫富女,是这位,长春长生生物的董事长高俊芳的儿媳。可惜,带血的财富来得并不光彩。
更加畸形的是,形成了一种赚钱多才叫成功的观念。
有人抨击道:“为什么只有赚了钱才叫成功?年轻人有各式各样的爱好、梦想,每个年轻人都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成功,这个价值观念真的是全被误导了。“
04
不妨再说说演员王传君,前段时间,他因为账户里只剩下100万元而焦虑。
其实,他是一个正面典型,不仅因为他出演了《我不是药神》很火,还因为,他反思了。
他意识到,自己的这个焦虑是极其“变态”的,娱乐圈太不正常了。
有导演跟他说,你们演员一部戏有50万吧,是不是够你们用一年的?这个对他刺激很大,他没想到,这点钱对于普通人可以用一年。
于是他卖掉了车子、房子和手表,他不再需要用这些来加持自己。现在他更加注重生活的质感,反而活得轻松起来。
05
每个人都想人生幸福,但财富多少和幸福感未必正相关。
月薪三五万,有人活得非常浮躁、焦虑,愁眉苦脸;月薪三五千,有人精打细算,也可以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欢声笑语。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这个圈子并不一定是你的年收入决定,而是你的视野,你的思考方式和你的生活选择决定。
06
该说说综合财富观了。
这种新型财富观认为,人,本身是第一财富,叫人格财富;挣的钱是第二财富,叫物质财富;智力成果构成第三财富;稳定互惠的信用关系也是财富,叫社会资本。这四个财富的总和构成一个人、一个社会的总财富。
老马以为,当一个社会,以积累“人格财富”为共同价值观时,这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