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被中国网友称作“巴铁”,两国的关系那是相当友好。但很多人不知道,在50年代末,巴基斯坦还是反华阵营的一员,两国的关系一度十分僵。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曾经的敌人,为何发生180度的转变,成为我国最好的朋友呢?这背后又有什么动机?
对华态度摇摆时期
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并且在联合国大会上,主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而非新加入的成员。然而,此时的印度与中国走的更近,巴基斯坦的态度就变得相对摇摆。比如,巴基斯坦承认新中国的方式,是通过苏联大使转达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模糊不清的态度。这种摇摆的背后,其实是在美苏之间的摇摆,企图在夹缝中获得发展,对抗印度。
加入反共阵营
印度同样是在美苏之间左右摇摆,但分量却比巴基斯坦重得多,巴基斯坦用这样的战略与印度对抗,无异于自讨苦吃。所以在1958年,国防部长阿尤布·汗,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上台,加入反共阵营。此时的巴基斯坦,不仅彻底得罪了苏联,在外交、边界、台湾等问题上,也是屡屡跟中国作对。巴基斯坦这么做,其实是给美国的投名状,目的在于换取美国支持,对抗印度不结盟战略。
美国亲印政策,让巴基斯坦的外交陷入尴尬
向美国纳了投名状,巴基斯坦确实获得了不少经济援助,但是在最关键的外交、领土问题上,美国压根没有将巴基斯坦放在眼里。无论巴基斯坦如何反对,在克什米尔问题以及对印军援问题上,美国始终站在印度那一边。
美国期望把印度打造成“民主”模板,苏联也试图拉拢印度。可以说,巴基斯坦的“反苏亲美战略”,彻底败给了印度的“不结盟战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是国家分量的绝对差异:
1.印度国际地位重要,即使不加入美苏任何一方,都可以获得双方援助。
2.巴基斯坦在国际上无足轻重,倒向美苏任何一方,不但彻底得罪了另一方,还难以保证自身安全。(这就是弱国的悲剧)
正因为如此,巴基斯坦在1961年3月,主动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但是,此时中印正在进行边界谈判,考虑到印度的反应,中方对巴基斯坦的示好显得很谨慎。
倒向中国,成为巴基斯坦的唯一选择
1961年底,印度强占果阿地区,美国作壁上观,这次事件让巴基斯坦彻底对美国失去信心。同年12月,巴基斯坦在联大支持恢复中国安理会席位,继续向中国示好。
1962年,在印巴边界问题上,美国近乎羞辱式的偏袒,再次刺激了巴基斯坦,中巴边界问题取得飞速进展,两国在1962年底达成协议。就这样,中巴之间友好的障碍被彻底排除。
中印战争结束,巴基斯坦确定对华友好
中印战争爆发后,解放军摧枯拉朽似的击溃印军,让巴基斯坦非常高兴,从政府高层到底层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飙升。
在战争期间,美国增大对印援助,虽然美国向巴基斯坦保证,这些援助的武器不会用来对付他们,但印度凭此扩军至22个师,极大地威胁着巴基斯坦的安全。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巴基斯坦的诉求依旧被美国压制,感觉自己被完全出卖。几番对比之下,巴基斯坦开始转向中国。
死亡线上被中国拉了一把
1965年8月初,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9月11日,印军突破巴军防线,攻入巴基斯坦境内。
眼看巴基斯坦就要被印度吞并,中国出手了。9月18日,解放军挺近中印两国边界,牵制印军不敢妄动。9月19日,再次警告印度勿对巴基斯坦有非分之想,明确22号为最后期限。
面对中国的军事压力和联合国的调停,印巴签署停战协议。巴基斯坦在即将灭国之时,被中国硬是从死亡线拉了回来,双方关系达到建国后的顶峰。
战争结束后,巴基斯坦重新审视了自身定位与外交关系,认识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性。从这之后,巴基斯坦开始修复对苏关系、缓和巴美矛盾,全面发展对华关系。
尽管中国给不了美国那种经济援助,但军事援助、中巴军工合作协定,却能大大缓解巴基斯坦所受的制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注定了中国是巴基斯坦的最好伙伴。更重要的是,这种战火中走出来的患难兄弟,友谊更加珍贵,对华友好的氛围就此形成,一直延续至今天。
从那之后,无论巴国政局如何变更,“对华友好”这条用近乎亡国的代价换来的真理,一直都被奉为圭臬。
需要指出的是,巴基斯坦在中美之间,并不是选边站的问题,而是只能站在中国这边。历史教训早就表明,美国绝不会为了巴基斯坦而放弃印度,如果不跟中国搞好关系,巴基斯坦沦为弃子是迟早的事。倘若跟中国搞好关系,美国反而无法忽视巴国的存在。
所以,巴基斯坦跟中国友好,是经过严酷的历史考验之后,选择的一条既符合本国利益,又能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世界地缘政治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