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老铁SEO > 站长新闻 > 互联网 >

药企跨界、新老品牌押注,超千亿的“祛痘”市场谁能攻下?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形式婚姻

人气:10

2020-10-22

导读:当“口罩妆”霸占了全网视频网站美妆区的同时,“口罩痘”也成了人们口中热度渐高的新话题。

药企跨界、新老品牌押注,超千亿的“祛痘”市场谁能攻下?

 

01

口罩放大的皮肤问题

“痘痘肌”市场蛋糕超千亿

 

疫情下“颜值经济”,市场需求悄然发生改变,“口红经济”变“口罩经济”,护肤品销售打败口红,护肤品似乎要替代口红,成为经济景气度的新标本。

 

功能性护肤品市场增长尤为迅猛,而国产品牌成为高速增长“黑马”。其中,专门针对祛痘这一特殊功效的产品,也在“口罩闷痘”这一新常态下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2019-2024年中国祛痘行业发展与投资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2024年,中国祛痘美容产品市场潜在需求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2024年达到2964.80亿元。

 

在国家药监局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祛痘”为关键词,搜索的结果多达10000个,且长尾品牌居多。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近560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祛痘”,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祛痘相关企业。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高达95%。截至目前,地域分布上,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的祛痘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前三。

 

从2020年8月百度搜索指数来看,关于祛痘的用户分布以年轻群体为主,20-29岁的90后用户占比过半,且男女人群比例几乎对等,男性消费市场有广阔空间。

 

药企跨界、新老品牌押注,超千亿的“祛痘”市场谁能攻下?

 

 

“我们在CS渠道感受最直观的是,常规的基础护肤已经无法满足普通顾客的需要,于是出现了诸如修复、祛痘、脱敏、祛斑、紧致、消纹、肩颈护理等各种功效诉求。”一位CS渠道店老板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

 

药企跨界、新老品牌押注,超千亿的“祛痘”市场谁能攻下?

△ 图解:化妆品店中常见的品牌哲科

 

02

国内品牌推新升级

药企跨界,新锐品牌押注

 

《白皮书》中提到,人们在美容方面的消费费用在不断增加,祛痘美容行业发展迅速。人均购买能力的增强促使人们消费理念发生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低端需求,对产品成分、功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化妆品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

 

2020年,知名国货都不约而同地首次将产品线拓展到了祛痘品类。

 

药企跨界、新老品牌押注,超千亿的“祛痘”市场谁能攻下?

 

主打珍珠美白的欧诗漫首次推出了祛痘“小光瓶”(欧诗漫珍珠祛痘修护高机能精华液),专注美白的高姿今年首度推出了祛痘精华(高姿水杨酸祛痘精华乳)。

 

药企跨界、新老品牌押注,超千亿的“祛痘”市场谁能攻下?

 

国内那些主打屏障修护的护肤品牌也早就顺延推出祛痘产品线,比如:主打皮肤屏障修护的玉泽,2013年就推出了玉泽清痘调护全系列,含水、乳液、精华等品类,该系列在2019年经过华山医院临床验证后还做了一次产品升级;专注敏感肌的国货中薇诺娜在2015年就推出了净痘清颜系列,二者的祛痘线在社交媒体上都有不错的口碑。

 

药企跨界、新老品牌押注,超千亿的“祛痘”市场谁能攻下?

 

除了化妆品企业,祛痘化妆品赛道上,也不乏知名药企跨界的身影。如“中华老字号”片仔癀推出拔痘魔王贴、祛痘修复膏、祛痘凝胶等。

 

药企跨界、新老品牌押注,超千亿的“祛痘”市场谁能攻下?

 

药企太安堂也从去年开始加入功能性护肤品赛道,旗下功能性化妆品“皮宝”也推出祛痘清妍系列,含三款产品,洁面泡沫、爽肤水和祛痘精华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在抖音和微博上疯狂投放营销广告的“仁和匠心”品牌多款祛痘产品,包括祛痘除螨皂、丹参芦荟祛痘凝胶、寡肽修复冻干粉等,仅借力”仁和“两个字市场号召力已经足够强大,丹参芦荟祛痘凝胶一款单品就月销15万+支。

 

在“正确地选用功效型化妆品对皮肤的护理有一定的作用”的共识下,不少品牌或从这一细分市场受益。

 

药企跨界、新老品牌押注,超千亿的“祛痘”市场谁能攻下?

△ 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布的祛痘笔记

争食蛋糕的除了老牌国货的全新产品线,还有深耕这个细分市场多年的品牌以及专注这一赛道的“后浪”们。

 

只做祛痘消印WIS曾凭借着不到20个种类的商品,在2014年一路杀入了淘宝化妆品行业前20;主打原液的HFP品牌仅“去痘加速瓶”( HFP寡肽原液)一款产品就月销4w+;定位为中国的“宝拉珍选”的上水和肌家的拳头产品之一是主打祛痘的“水+凝胶”;功能性化妆品研发企业斑敏痘今年4月完成了5000万元天使轮融资;主打祛痘效果肉眼可见的CBD成分的溪木源在9月完成了A轮1000万人民币融资 。

 

03

有效成分不多,产品形态多样

 

在网上流传的“战痘”攻略里,“刷酸”这个词语的出现率出现的次数非常多,含维A酸成分的多是处方药,被添加在化妆品中的酸类成分不外乎这么几个:

 

水杨酸(BHA):宝拉珍选是水杨酸里的销量担当了、理肤泉K乳和DUO+、Drunk Elephant夜用凝胶;

 

果酸(AHA):含乳酸、杏仁酸等,比如台湾的DR.WU、欧莱雅旗下的修丽可都有相关产品;

 

壬二酸:即杜鹃花酸,最近比较红的有The Ordinary 10%杜鹃花酸精华、上水和肌平衡理肌祛痘凝胶。

 

除此之外,今年8月CIBE美博会发布的“工程师like原料”榜单显示,化妆品工程师们更青睐的祛痘成分中,按投票数由高至低依次为“皮傲宁”“水杨酸”“伞花烃” “麦角硫因”和“依克多因”。

 

除了进行成分复配,祛痘产品还向外延伸出了多元产品形态:

 

比如添加了酸类成分的棉片,像美国Stridex水杨酸棉片;比如凝胶类贴片,如美皮护、3M品牌的痘痘贴,由亲水胶体制成,有些产品会添加一些特殊的成分,比如抗菌剂、水杨酸、烟酰胺等成分;再比如主打祛痘的美容仪器,如露得清红蓝光祛痘美容仪2016年推出的一款光疗面罩,露得清红蓝光疗祛痘笔 。

 

药企跨界、新老品牌押注,超千亿的“祛痘”市场谁能攻下?

△ 痘痘贴常见品牌 | 图片截自买购网

 

04

祛痘也有“美丽陷阱”

 

《白皮书》指出,祛痘美容传统行业主要面临极大问题,主要表现为假冒伪劣产品难以控制、行业进入门槛过低、行业竞争不规范等几个方面。

 

在国家食药监的抽查中,祛痘产品经常上黑榜,因为祛痘产品覆盖人群广且带有一定“刚需”属性,不合格产品通常想在市场迅速立足并卖出高价钱,“见效快”是其最大追求,部分生产厂家为了满足“功效性”,往往就铤而走险,在产品里违法添加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等禁用物质。

 

在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上搜索“祛痘”,可以看到涉及许多这一业务的祛痘美容机构,往往拥有上千家的加盟连锁店,有着如“小气泡美肤”“果酸焕肤”“红蓝光祛痘”“杏仁酸焕肤”等多个服务项目,价格低至9.9元,高不封顶。

 

不过,这里也有“坑”。比如有些从事祛痘业务的机构只有“生活美容”服务,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还有的在快手、抖音等平台以15元到店体验祛痘为名,诱导消费者以分期贷款的方式消费,导致欠下高额“美容贷”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除了常规的祛痘药品和化妆品,电商上也充斥着打着“中医秘制配方”旗号的介于药品与化妆品之间灰色地带的“祛痘膏”“祛痘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质量全凭卖家良心。

 

事实上,祛痘是一场“持久战”,任何声称快速见效的产品都不可轻信,一旦出现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消费者应停用并就医处理。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

外链咨询

扫码加我微信

微信:juxia_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