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无人配送车
今年十一期间,在北京石景山区的首钢园内,出现了一个新物种,它通体黄色,前方眨巴着一双大眼睛,底部四个轮子,行动非常灵活,遇到红绿灯时,懂得遵守交通规则,遇到行人,也会礼貌地避让。
跟踪它们会发现,这些黄色小车是从一家挂着“美团MAI SHOP”的商店里出来。
这家MAI SHOP的店面位于首钢园秀池酒店3号楼一层,也是美团这个月在国内开出的第一家智慧门店。采用了“门店仓配”一体化的模式,消费者可在店内下单自提,或是通过园区的站牌扫码下单、线上 APP 下单,黄色的小车子可以完成3km范围内的无人送货。
其实,现在无人全自动的智慧门店早就不新鲜了。早在三年前,国内已经经历了一波无人零售店的爆发与沉寂。
苏宁的无人店虽然保持扩张,但在其剥离上市公司报表之前,交上来的营业数据都是亏损。
而阿里的无人店都是存在于特定场合下,比如在杭州造物节仅存四天的淘咖啡、仅在封闭疫区环境下运营的火神山无人超市,已经说明了想大规模将无人店在线下落地并非易事。
美团为何要在此时入局?
看MAI SHOP雇佣的两个无人配送车,就能发觉,其实MAIshop把无人店的重心从店面经营转移到了“外卖”上面。
这可以说是无人店的另一种新形态。美团的加入,将会给这个行业带来什么变化?
无人店概念爆发
“我们很愿意开店,但前提是我们能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亚马逊不会去做跟风的产品。” 在2012年的一次采访中,贝佐斯就亚马逊是否会开实体店的问题这么回答道。于是,贝索斯开始认真考虑实体零售的机遇,希望能打造一款“无人门店”,彻底改革杂货店。
2015年,亚马逊对雅图南部的仓库进行了部分改造,有了最早的无人超市模型,贝索斯带着几名助手推着购物车在模型店中完成了购物体验。之后,贝索斯又对模型店中出售的商品品类做出调整。
2016年底,亚马逊旗下第一家无人超市“Amazon Go”正式向内部员工开放,店面就在亚马逊总部办公大楼的旁边,面积为167平方米,主要销售食品杂货和便利物品。
就像亚马逊电商的一键购物功能,“Amazon Go”也是为了带来极简的购物体验,主打:“买了就走”(Just Walk Out)。Just Walk Out技术融合了计算机视觉、传感器和深度学习,能自动监测商品从货架上取下或放回,并在虚拟购物车中进行追踪。
顾客购物时,只需要在进门时刷一次二维码,拿上想要购买的商品,然后走出商店即可,整套体验十分流畅,中间没有任何“收银”动作。
亚马逊副总裁普里尼说:“团队推出Go品牌来加快速度,是因为这个词本身只有两个字母组成,符合‘抓起来就走’的快速购物理念。”
亚马逊在西雅图开出的枪声,打响了国内无人零售店的竞赛。从第一家Amazon Go开始内测,短短半年,以阿里、京东、苏宁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商零售巨头;以娃哈哈、罗森等为主的传统零售企业,还有缤果、F5未来商店、小麦铺等新兴创业公司,布满了无人便利店赛道。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无人零售货架累计落地2.5万个,无人便利店累计落地200家,无人零售市场累计融资超40亿元人民币。
2017年7月,阿里巴巴打造的无人店“淘咖啡”在第二届杭州淘宝造物节上亮相,集商品购物、餐饮于一体。消费者首次进店需打开“手机淘宝app”,扫码获得电子入场码,之后到店内购物全程无需再掏手机,离开的时候,会经过一道结算门,自动对顾客所买的货物进行识别与结算。
2017年9月底,京东X无人超市和京东便利店一起在京东总部大楼一层开业,京东X无人超市与同行类似,主要售卖零食、日用品和酒水饮料,首次进店时,用户需要通过扫描二维码,绑定身份和支付信息,进入店内,可以随意选购商品,最后在出口处,有一块电子屏会自动人脸识别进行结算。
京东便利店也是刷脸进店,跟X超市一样,一次绑定,终身受用,店内有零食、水果、冷饮、冰激凌、热饮、日用百货等近 300 种商品,用户可以直接拿走商品进行刷脸支付。
苏宁的第一家无人店“苏宁体育Biu”,2017年8月在南京徐庄的苏宁易购广场正式营业,销售体育服饰及周边用品,也是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支付。
关于商品识别,国内这些无人店主要通过带有RFID(射频识别)的电子标签来识别店中商品,这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诞生于1930年,二战期间就被广泛应用。每个RFID标签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被识别系统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与识别系统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也就是代表可以被同时识别的多个无需接触版“二维码”。
对于阿里、京东、苏宁这些积极布局的互联网电商们来说,“无人店”是其线下转型的重要一步。
2016年由于电商行业的线上增长放缓、获客成本渐高,以及消费者重新重视线下体验及商品、生活品质,互联网电商行业对零售模式展开了新一轮探索,陆续从线上向线下靠拢,“线下”成了下一个互联网获取用户的必争之地。
阿里从2016年开始全力推进新零售,一直希望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改变传统零售业,“淘咖啡”就是阿里新零售战略的落地结果之一。2017年,京东零售创新战略发布会上,提出了“无界零售”的概念,要为消费者创造全新的购物体验,X无人超市便是其中的实践了。而苏宁体育Biu就是苏宁关于“智慧零售”的布局内容,苏宁还提出了与无人驾驶等级划分类似的“无人店”L0-L4的级别划分。
从火热到荒凉只用一年
相比于传统零售店,无人店比较喜欢强调以机器取代人工运营、节省人力劳务成本,且占地面积会更小、节省租金;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更便利,无需排队,结账全自助,极大地节省时间。
概念很性感,但落地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2018年1月,上海出现了首例无人超市盗窃案,嫌犯陈某利用自助超市内没有收银员的特性,频繁对长宁路上的一家自助超市实施盗窃。陈某在店内通过手机扫码,把扫过的商品装进牛皮袋,然后仅支付一瓶矿泉水的价格,就将其他价钱更高的饮料、面包等商品夹带出店,最终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晨晖资本投资总监余曦曾表示:无人结算看似能让结账变得更快,但现有的技术并不能在完全无人的情况下防盗,这就变成一件很考验人性的事。
自无人店推行以来,不断地在发生大大小小的盗窃案。这种技术漏洞,对于无人店的经营是广泛存在。即便在天花板密密麻麻挤满摄像头、货架上安装着大量传感器的Amazon Go,却在对外营业的第一天就出现了“逃单”,而且顾客还是“被逃单”。
2018年1月,经过14个月的内部测试,第一家Amazon Go商店终于宣布对公众开放,当天店门口就排起长龙,各路媒体、网友纷纷去探店。一位CNBC的记者进店后选了6件商品,出店门后,却发现账单上只有5件商品,随后,记者在自己的推特账号坦白,购物袋中的一瓶酸奶没有被结账。亚马逊副总裁普里尼大度的表示,让记者好好享用这杯酸奶,并称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不过后来又有一名记者尝试中途换装去逃单,结果真的骗过了亚马逊无人店内遍布的高科技传感器和摄像头。值得注意的是,Amazon Go中商品所使用的一种独创点状标签,相比国内普便使用的RFID标签更利于摄像头识别。
RFID的非亲和介质非常多,不能适用于金属、液体、内敷铝箔的包装,遇到液体也因为吸波而误读严重。
AI星球曾经去体验京东X无人超市大连店,表示在十几分钟里,就有3名消费者的商品PRID电子标签出现无法识别现象,导致无法结账。RFID电子标签粘贴在商品外包装上面,很容易脱落,而且故障率很高,非常容易造成商品丢失。另外这种标签的价格还不低,仅一个RFID标签就需要1元左右。
为了打造一个高科技智能的体验环境,无人超市在前期建造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安装店内监控设备和后台大量云端部署,却依旧存在大量技术故障,再加上时常存在偷盗问题,让“无人超市”这个备受关注的新物种,只用一年时间就从火热走向了荒凉。
第一家宣布停止营业的无人店是在上海的缤果盒子,不久类似的Eatbox、小麦铺这些创业公司的无人店也陆续传来关店消息。
缤果盒子,图源缤果盒子官网
缤果盒子CEO陈子林曾表示,无人便利店是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另外,这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AI工程师人才很稀缺。对于初创企业,无人零售变得越来越艰难。
阿里的“淘咖啡”仅在杭州试营了四天,此后便关店在线下彻底消失。
从2017年10月到2018年,京东X无人超市在北京、烟台、大连、天津、西安、长春等城市陆续落地。然而,到2019年,各地京东X无人超市已经开始逐渐关店,这些店面大部分没能撑过一年。
相比前面两位,苏宁的无人店扩张更显冒进,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在部署2020年“下半场”工作时指出,苏宁小店要进行加盟开放,目标是3年内规模扩大至10000家。但此举引来了大批质疑,原因来自于苏宁2019年年报,年报显示,苏宁小店自2019年1月1日至股权出售日6月24日止,贡献的净利润约为-22.1亿元。
不过,行业也并非都是坏消息,依然有幸存者继续在探索,并等待春天的到来。
疫情给了无人店新机会
无人零售今年能重新收获一波关注,主要依赖疫情的爆发使无接触一时成为刚需。在火神山医院建成交付的同时,一家疫区无人超市就随即开业,其由阿里的淘鲜达和湖北连锁超市中百仓储承建,供医护人员、患者自助购物,超市24小时营业,开业第一天接待了200余名顾客。
1月26日,美团外卖开始在武汉试点“无接触配送”,避免面对面接触。到2月12日,美团外卖发布的《无接触配送报告》显示:采用“无接触配送”的订单占整体单量的80%以上。随后“无接触配送”进一步升级,“美团智能取餐柜”在武汉、北京两地试点运营,带来了更安全的便捷服务。
不久美团便宣布实施“无人配送防疫助力计划”,率先将其无人配送车辆在北京顺义部分社区落地,围绕美团买菜顺义站点,代替外送小哥,将用户购买的生活用品配送到小区,有效缓解了运力紧张。
随着无人服务的不断扩大,MAI Shop这款智慧门店终于在首钢园开始营业,店里的商品主要包括奶乳制品、生活用品、酒水饮料以及休闲零食等,基本能够满足园区游客的需求。
MAI Shop特色是涵盖了开店+配送两个环节,重点还是经营老本行“外卖”,充分发挥出美团配送平台的优势,利用了自身强大的配送体系,这与其他顾客上门购物,需要运用大量技术手段来增加消费者店内购物体验的无人店,有巨大的差异性。
不过,MAI shop没能避免所有无人零售模式的通病——所谓“无人”仅仅都是收银员,至于超市的码货员,仓库的管理员、货架的补货员现阶段仍或多或少需要人工干预。
“接下来,美团还会在自动分拣的基础之上,研发自动打包机,与货物直接对接,最终实现从订单下发到派送的全流程自动化。” 美团闪购无人微仓负责人未杏龙表示。
发扬配送的优势,是美团的发力点,但无人配送仍旧还有难点,众所周知目前除了少数开放试验的区域,现实的交通环境还未支持无人驾驶,而且大多数居民小区的电梯不能支持无人配送,更不用说很多未有电梯的老居民楼了,所以一段时间内,MAI Shop的营业场景还是十分有限。
目前,无人便利店依然存在着很多待解的难题。今年3月,连线Insight曾在文章《无人零售的风口回来了?幸存者并不那么乐观》中详细讨论了疫情给无人零售行业带来的机会,以及这个行业依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2020年,盈利依然是横在幸存者面前的一道坎。
无论如何,疫情带来的新需求和巨头的加入,都可以算是好消息,这个赛道重新收获了关注,局内者或许可以拿到新的融资,开发出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而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