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老铁SEO > 站长新闻 > 互联网 >

出售“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李嘉诚的传奇落幕了吗?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友情链接网站

人气:13

2020-11-04

10月25日,赫斯基能源(Husky Oil Ltd.)宣布与加拿大能源公司Cenovus签订协议,将合并成立一家新的石油及天然气综合能源公司,新公司将以Cenovus名称营运。

不知92岁的李嘉诚看到自己“一生最伟大的投资”在无力回天后终于脱手,如释重负的同时会不会有一点不舍。

 

从地产到能源

李嘉诚和赫斯基的缘分,既有自身实力的铺垫,又有时代给他的机遇。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为了打击以色列和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顺便对长期以来被发达国家打压油价表示抗议,宣布石油禁运,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

石油禁运和油价暴涨让中东产油国意外的一夜致富,却导致西方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一片混乱,带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西方国家痛定思痛,意识到不能让资源国扼住自己发展的喉咙,纷纷修改能源相关政策,在严格把控能源出口、重新规划进口时,顺便加大了自己勘探和开采资源的力度。从第一次石油危机开始到20世纪末,共诞生了100多家国家石油公司。

经济萧条导致原油需求量减少叠加石油公司数量的增加,进入20世纪80年代,原本供不应求的原油竟产能过剩。1985年OPEC政策急转,用“减价保产”代替“限产保价”, 拉响了1986年的石油价格战,给世界能源行业雪上加霜,油价由1985年11月的31.75美元/桶,降至1986年4月的10美元/桶,降幅达70%。世界上许多石油公司陷入困境,叫苦不迭。

世界经济低迷混乱,香港这边的外资企业也因为中英谈判结果的不确定性而深感不安,相继撤出。

而当时的李嘉诚已经靠低买高卖,在地产领域大获成功。1977年击败英资地产公司置地集团中标中环地铁站与金钟地铁站上盖物业,给他带来“擎天一指”的名号。1979年,长江实业6.93亿资产撬动市值65亿元的和记黄埔,这一“蛇吞象”的经典案例又让他斩获“李超人”的头衔。

虽然已经在地产界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凭借敏锐的嗅觉,他意识到只在地产领域有建树是不够的。为了长和系集团的长远发展,他需要找到另一个和收租一样,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低风险投资领域。

被他选中的,就是生产生活的刚需——能源。

恰好此时,他的老“对手”香港置地濒临破产,急需资金周转。1983年,李嘉诚就起意收购香港置地实控的香港电灯(港灯),但香港置地母公司怡和集团还在为是否撤出香港而犹豫,认为李嘉诚出价过低,双方并未谈妥。

哪知机遇从天而降,为了子公司能“保命”,怡和集团主席在1985年1月亲自从伦敦飞到香港,与李嘉诚进行了两个小时的闭门长谈。

第二天上午,李嘉诚回访,与怡和签署最终协议:李嘉诚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每股做价6.4港元,收购香港置地持有的34.6%港灯股份,接手港灯的实际控制人。彼时,港灯的二级市场价为7.4港元/股,怡和给了李嘉诚大约“八五折”的优惠。

到2015年6月向出售港灯时,港灯的估值已达约475亿港元,用29亿港元换来的股份在二级市场翻了近6倍。

成功收购港灯是李嘉诚在能源领域投资的第一步。他大概也没想到,第二个机会来得如此之快,不仅是他的“新宠”能源公司,还符合他进军海外的规划。

有人说是加拿大皇家银行牵头(当时李嘉诚是皇家银行股东),李嘉诚自己说是因为“与赫斯基能源原总裁私交甚笃,相信他的指引”,总之,1986年12月,能源行业哀鸿遍野之时,李嘉诚坚定看好能源的发展前景,通过长和系公司和长子李泽钜共斥资32亿港元收购了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权。

之后几年,李嘉诚斥资收购了其他几家能源公司并于赫斯基合并,长和系持有赫斯基的股权比例稀释至40.19%。

从港灯至今的35年间,李嘉诚在能源领域的投资超过20笔,足见其对能源领域的青睐。

 

能源基建房地产,李嘉诚的“三件套”

世界经济回暖,赫斯基能源给李嘉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自收购以来,长和系从赫斯基能源已经获得80多亿美元分红。

今天看到结局后人们认为赫斯基是“超人的败笔”,但这样的评价后知后觉,在故事落幕前,谁不赞叹李嘉诚的先见之明和抄底的勇气?

地产界的抄底神话复刻到能源界同样大获成功后,李嘉诚便坚定了在“刚需”领域寻找价值洼地、果断抄底等待反弹的投资思路。吃喝、日用品零售、商朝便利,无论哪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都有李嘉诚的身影,香港也就变成了“李家的城”。

出售“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李嘉诚的传奇落幕了吗?

用同样的思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李嘉诚先从港口码头开始布局对英国的投资,又在2000年投资50亿英镑收购了英国通信公司ThreeUK,并在五年间入手了包括英国最大零售药店之一Superdrug在内的三家零售连锁店。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欧债危机让欧洲经济一蹶不振,李嘉诚则又看到了投资的绝佳时机。经过几年疯狂投资,李嘉诚用超过4000亿港元控制了英国1/4的电力市场、30%的天然气市场、一半通信公司以及7%的供水市场——英国已经是小半个“李家的国”。

当然,无论在加拿大还是英国,李嘉诚都没忘他发家的老本行——房地产。在加拿大,李嘉诚投资了加拿大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项目万博豪园;在英国,他更是投资了六个公寓类项目,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甚至有人认为李嘉诚收购英国最大连锁酒吧Greene King,也是为了其拥有的地皮。

出售“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李嘉诚的传奇落幕了吗?

李嘉诚伦敦房地产版图

今年7月,李嘉诚10年前投资10亿英镑买下的ConvoysWharf终于被批准动工。根据2015年获得许可的总体规划大纲,该项目包括3500套住宅单位、33700平方米的新公共开放空间、15500平方米的新商务空间、一所小学、公共汽车站、步行和自行车道等,预计创造投资约6000万英镑。

与批准建设消息几乎同时传出的,还有英国政府提出的为持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或合资格持有者提供在英居留和入籍路径的建议。据评估,未来五年内,将有100万名持有BNO的人申请签证,而因为对开放商的熟悉,Convoys Wharf的住宅将极有可能成为这些人的首选,伦敦的“李家城”呼之欲出。

单看地理位置就知道,“伦敦李家城”将为李嘉诚的长和系带来不菲的收益。从地图上看,Convoys Wharf距离金丝雀码头只有20分钟车程,站在码头能够看到金融城的天际线,属于近年来伦敦涨价最快的地块之一。

 

“犯水逆”的商人

2015年之前,李嘉诚似乎受到上天的无限眷顾,在外投资基本顺风顺水,财富不断增值。长和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投资版图逐渐完善,“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赫斯基年收入于2008年也达到历史最高的247亿加元。

然而,李嘉诚的运势与赫斯基的命运神奇的相似。2008年收入达到顶峰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赫斯基的业绩开始下滑。尤其在2015年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疲软,赫斯基遭遇连续亏损。

同时,香港资本家哄抬地价,香港年轻人买不起房,不满情绪已经累积许久。而2012年,李嘉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时发声力挺富家子弟唐英年,使香港民众对他的怨恨声更大。

最终梁振英当选,虽然李嘉诚极力否认,但他分拆港灯等做法,都被看做因为政治原因从香港市场撤出的举动。

为了加码在欧洲和加拿大的投资,李嘉诚加速出手在内地的资产也引起人们的关注。

2015年9月12日,新华社旗下“瞭望智库”发布题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批评长和系撤走中国资产,是“失守道义”的行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也关注了该文,并在报道中列举了李嘉诚西进欧洲的举动。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立志故事也被扒出“造假”,他22岁能够创业建立塑胶厂,主要仰仗他舅舅——也是未来的老丈人——庄静庵投资的43000港币,他自己只出了7000多港币。李嘉诚突然从一个努力奋斗、白手起家的值得尊敬的实业家,变成“人人喊打、忘恩负义”的奸商。

2018年,赫斯基向能源公司MEG抛出敌意收购要约失败,之后业绩一路下滑。2020年上半年,赫斯基录得历史最差业绩,经营亏润23.85亿港元,一次性减值31.02亿港元,股价则半年暴跌71%,李嘉诚家族持有股权价值蒸发249亿元人民币。

出售“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李嘉诚的传奇落幕了吗?

同在2018年,李嘉诚宣布退休,将一生奋斗所成交给大儿子李泽钜,但自己却没能退出舆论中心。

2019年,李嘉以46亿英镑买下了英国最大的连锁酒吧Greene King,却没曾想突遇新冠“黑天鹅”。酒吧今年上半年因英国封锁政策巨亏19.38亿港元,宣布永久关闭25家门店,裁员800人。

2020年,成都高新区财政金融局的一纸文件,再次把长和系捂地、捂盘的问题推向人们关注的焦点。

出售“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李嘉诚的传奇落幕了吗?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长和系在内地21个城市共拥有56个房地产项目,并几乎都被曝光“囤积土地”,一般期限在5-10年不等,许多项目至今仍未完工。而长和系仅靠捂地就能获得几十倍利润。

普遍“买房难”的今天,李嘉诚毫不意外遭到网友一致痛骂,以致于其在英国巨额亏损、出卖赫斯基能源、丢掉首富之位等,网友都拍手称快。

出售“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李嘉诚的传奇落幕了吗?

 

斯人已去,不必挽留

时势造英雄。李嘉诚虽非英雄,但他的成功也离不开时代的大背景。无论是在六七暴动中低价囤地之后高价卖出获利,在“船王”包玉刚“上岸”时用九龙仓的股份换包玉刚帮忙说服汇丰银行,还是在中英谈判时收购港灯,借建数码港之名拿地做房产,李嘉诚的每一次出手都是特定的时代给他的机遇。

《人民日报》评论道:“斯人已去,不必挽留。”

现在,“去”的不只是李嘉诚,不只是那批曾经叱咤风云的富豪,还是那个靠哄抬价格和囤积居奇就能富甲一方的时代。随着国家规范的出台和新兴行业的崛起,他们带来的影响将会逐渐消失。

我们不必神话李嘉诚们的每一个决策,也不必鄙视他们的每一次失误。毕竟时代的车轮还在前进,任何事都可能出现反转,只要长和系还没有消失,一切都不能盖棺定论。何况现在看来是李嘉诚“占便宜”抄底,在当时的交易方看来说不定是“救命钱”,而今天看来的“断臂求生”,在未来说不定又成了明智之举。

许多人认为李嘉诚只会投资传统行业,却不知他参股的维港投资先后投资了Facebook、Skype、Siri、Spotify、Zoom等科技领域公司,许多项目都有着相当不错的回报率。从投资观点与时俱进这一点看,李嘉诚值得后来人学习。

不过今年最让92岁李嘉诚开心的,恐怕是他投资的两位科学家都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奖——算是他备受质疑时期的一点点告慰吧。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

外链咨询

扫码加我微信

微信:juxia_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