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老铁SEO > 站长新闻 > 互联网 >

国产科幻进入到觉醒时代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网店关键词怎么优

人气:10

2020-11-05

“项目比去年明显完整了,这才吸引到我。已经加了几个项目想更深层了解一下,有合作可能的话,我们愿意投资好的。”

不止一位参加了今年第二届中国科幻大会的制片人这样表达过。绝大多数创投项目在剧本完整性、商业价值等方面上有所提升,再加上市场玩家多维度、反复地考量项目,国产科幻的自我升级就在这样的冷静中开始。

另外,在集中下半年的科幻电影创投上,有更多的头部影视公司参与进来,赞助创投奖励金、签约大IP改编科幻项目等,甚至在项目参加创投之前进入项目的也不少见。这些头部公司和科幻大IP以及看上去更为“靠谱”的创投项目,共同组成了国产科幻电影的2020年。

对于整个产业来说,国产科幻电影似乎已经开始了一次内部“洗牌”。去年盲目狂热背后的“泡沫”在消散。实际上,从遭遇了多次跳票的《三体》进入光线传媒的片单,到陈思诚的壹同传奇签约《球状闪电》的开发,科幻大IP与头部公司或导演的强强结合大趋势凸显。

 

去年30强项目再入围今年20强

2019年,没人不知道郭帆携手吴京带着“小破球”在春节档厮杀中突围,也没人不知道滕华涛那句“用错鹿晗”被业内曲解。可以说,虽然2019年算不上真正的国产科幻元年,但一定是国产科幻的“春天”。

然而问题在于,随着《流浪地球》大卖,去年燃烧着科幻热的整个行业,背后展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浮躁:一系列科幻电影相关的活动涌现并受到了关注,也有更多的科幻电影创投项目参与进来,却存在不少半成品甚至0剧本进行招投的现象,还处于表面建设,令人担忧会不会存在被搁浅的风险。

国产科幻进入到觉醒时代

不过,从今年的科幻创投大会来看,国产科幻产业不再激烈争论“科幻元年”的问题,目光更务实地放在了项目内容和产业生产本身,科幻热有了一定的降温。这一点连续两年参会的某制片人深有体会,“从创投项目就能看出来,去年还有被评委指出不适合成片的,今年相对完成度提升了,更成熟的从团队到技术合作等都已有雏形”。

此外,参与了今年科幻创投会评审的资深制片人透露道,“这是我今年参加的创投会中初选最严格的,之前的平遥、北影节都不如,发现初审评委也需要从商业、剧本、科幻创意、视效创意等多角度对单个项目进行评选,而且今年在故事完成度上有了更高的要求”。

国产科幻进入到觉醒时代

不难看出,去年被激活的国产科幻产业已经不知不觉之间开始了从狂热到冷静的过程。今年科幻创投会整体发生的变化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点。

实际上,单个创投项目也在进行自我“迭代”。今年的创投会上出现了一个新鲜的情况,即入围了去年30强的《999朵玫瑰》等项目再次出现在今年的20强甚至10强的名单中,主创团队还是原班人马。这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些项目去年入围之后并没有得到更多实质性的建设帮助,仍对产业扶持有需求才会再参加,其实代表了更多的项目个体开始反思。

对此,上述资深制片人分析道:“虽然我不清楚去年这些项目的情况,但今年能在不同的评审下再次入围、没拿奖,也说明有着投资价值和市场可能性,可能明年再坚持就能获奖。以《999朵玫瑰》为例,这个项目的问题可能是,宝树的同名科幻小说确实有着不错的开发价值,但目前呈现给评审的改编方式不差但也不够好,还能有更好的。会想到让主创针对这个问题能再去升级,给出一个更优解。”

显然,正在打地基的国产科幻产业已经渐渐意识到了去年的科幻创投大会隐藏着一些问题,从关注科幻创投项目这样的细节开始,有所冷静下来。

 

开始“洗牌”,头部公司加入

其实,国产科幻产业的有所冷静,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幻创投大会的创投项目,还在于其背后的参与公司。这才直接呈现出整个产业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从科幻创投大会五大奖项的赞助公司以及初审、复审、终审的评委公司来看,相比去年,今年的参与公司基本覆盖了整个产业的头部影视公司,这些公司的参与度明显增高。其中,包括中影、上影、万达等传统头部公司,阿里影业、爱奇艺影业、猫眼娱乐等互联网巨头,融创、北京文化这样的跨界大户,以及南派泛娱、三体宇宙这样的作家主导的公司。

而在今年新设的重点科幻电影项目签约板块,还有着壹同传奇、郭帆导演工作室这样的导演团队公司的参与。当然,再加上聚光绘影这种特效公司的加入,可见全产业链的公司都开始重视科幻电影。这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之前热得发烫的国产科幻产业开始了一场“洗牌”。

原因在于,经历了疫情长期不可逆的致命性冲击,整个电影行业对发展布局有了长远考量。未来,工业化制作流程体系的建立是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重新看到了IP的价值,手握IP继而开发IP这一路径,远比试图打造单片爆款要稳妥得多。尤其是,科幻IP不再是高风险性或容易亏本的买卖了。

国产科幻进入到觉醒时代

不过,在这些更活跃的影视公司中,壹同传奇算得上是一个不同的案例,这主要是因为背后的陈思诚。陈思诚的导演之路是从《北京爱情故事》开始的,接着是同名电影版和《唐人街探案》,完成了从剧集到电影的一次迅速转型。但此后,陈思诚通过《唐人街探案2》试水工业化制作,逐步认识到了IP开发的可能性。

这一变化中,由陈思诚成立的壹同传奇开始更多地掌握《唐人街探案3》的主导权。陈思诚身为导演的发展全过程,其实是国内导演IP意识逐渐觉醒的全过程。从陈思诚来看,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导演实现这种觉醒。

而对于陈思诚来说,IP开发的意识匹配的是整套工业化生产,科幻项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他着手打造包括《外太空的莫扎特》在内的“外太空三部曲”,之后又通过壹同传奇签约刘慈欣的《球状闪电》想要开发科幻IP,进入了科幻项目上的“主动阶段”。这正好代表着国产科幻产业开始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此外,反过来再来看头部影视公司对国产科幻产业的意义,也能说明这个产业需要头部影视公司入局“洗牌”。工业化发展的大背景决定了,科幻能够成为未来的一大类型,但这需要头部影视公司从工业化生产体系建设到科幻项目量产,提供成本、资源等的支持。

同时,中小体量公司无法完全满足科幻大IP对技术、经验等的需求,想要更优化地开发大IP其实也离不开头部影视公司的参与。

 

大IP创投项目“涌现”

国产科幻进入到觉醒时代

实际上,随着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影视行业掀起了一波科幻热,有超过20部科幻小说的改编版权在同一年内完成了交易。但现实困局是,当时的电影工业生产体系不足以支撑科幻电影的体量,多数科幻项目进入了“难产期”,泥足难拔。

已经拥有了《流浪地球》较为不错的试水结果,即便《上海堡垒》的市场反馈不尽如意,至少意味着,当下的国产科幻电影发展已经有了肉眼可见的质的飞跃,科幻项目所需的工业化制作流程体系基本建立起来了。

想要真正实现量产科幻电影,整个产业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毕竟多部大IP的开发成功,才能代表科幻这一类型的整体市场水平。

同样的,虽然如今的观众对国产科幻有期待,但似乎观众对科幻电影的观影习惯还有待加强。这需要进行时间上的积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拥有了不少受众基础的科幻IP就显得十分重要,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观众对科幻元素的观影习惯,也就成为国产科幻接下来发展的一大选项。

国产科幻进入到觉醒时代

可以看出,当下的国产科幻产业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迎来了更适合科幻大IP开发的大环境。今年的创投科幻项目也体现了这样的趋势变化。

具体来看,在今年新增的重点科幻电影项目签约环节中,以刘慈欣的《球状闪电》为例,5大重点项目中近一半为同名小说大IP的改编;而今年创投大会的20强项目里,也出现了一些改编自同名小说IP的项目,比如王晋康的《生存实验》等。

上述参与评审的资深制片人补充道,私下也有一些近年来市场表现比较不错的科幻小说完成了签约,初审作品里也出现了不少改编作品,“乐观来看,这其实也帮助产业找到了一些被忽略的IP遗珠”。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科幻大IP来说,《流浪地球》的高光之后,头部影视公司开始进入到这个市场,国产科幻产业才看到了IP开发的更多可能性。

因此,刘慈欣会把IP影响力仅次于《三体》的《球状闪电》交给更加成熟、专业的陈思诚来创作,而不是去年不知名或者工业化经验不足的小导演。显然,国产科幻迈入了大IP强强绑定大公司或大团队的新阶段,这也是整个产业实现资源对接的一大体现。

总的来看,随着大公司、大团队的入局以及大IP被重视,国产科幻产业已经迎来了“洗牌”。《三体》的开发之路,恰好证明了这点。

《三体》是在IP最热时启动改编的,但当时并没有科幻IP影视化的产业基础,项目直接遭遇了多次跳票;直到市场有了成功案例,头部公司、大团队主动布局科幻板块,《三体》才被光线接手。这意味着,想要释放真正价值的大IP,与大公司或大团队的强强结合是必然结果。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

外链咨询

扫码加我微信

微信:juxia_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