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滞销的2万支玫瑰倒贴冷藏费,这是云南花市上半年的常态
说到鲜花行业的上半年,业内人多是一声叹息。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曾让鲜花产业链遭受重创。彼时,国内封路,鲜花线下销售渠道受阻,距离北京2000余公里外的云南斗南花市,不见了昔日人山人海景象,而是门厅冷落。这里曾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交易量占全国的70%,是中国花卉市场的“风向标”、花卉价格的“晴雨表”。疫情之下昆明国际鲜花拍卖市场停工,对面的花农和鲜花经纪人面对面交易的对手市场,从春节后也再没开过,直到疫情好转后才逐渐开工。
不可抗力下,掏钱救花成为彼时云南花市的常态。“当时,我们在冷库存放了2万支玫瑰,本想保存10天左右情况会有好转,但是行情都没有转变,鲜花没人要,又不能随便丢弃。我们不仅找不到处理的渠道,自己还倒贴了1000多元冷藏费。” 云南红塔区赵桅社区花农张任菊钛媒体App回顾起当时情况。
随着国内产业复苏和消费复苏,鲜花产业也逐步回暖。花农们也都开始布局今年的销售季——双十一,电商平台们成为新一轮鲜花产业复苏的助推者。
据京东集团相关负责人向钛媒体App介绍,在接到云南市多家鲜花基地的求助信息后,京东集团旗下的京东物流联合京喜电商平台开启“京喜助农 京鲜速达”计划,依托京东电商物流一体化的优势,已经在云南等鲜花原产地开始了多轮“护花”行动,为滞销的40余个品种3000余万支鲜花找到了线上销路。
护花行动的“最后一公里”
花期不等人,电商平台正借助产业链的服务能力,深入服务鲜花产业带“最后一公里”。今年双十一前夕,京东集团联合京东物流和京喜平台,为云南鲜花制定了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展开救花、助农行动。
钛媒体App在对云南鲜花产地的探访中注意到,京东为当地花农提供了两方面服务。
一方面,京东物流针对已签约的鲜花基地提供自主研发的“智能温度监控平台”,实现了全流程的可视化溯源,以及温控冷链车全程“0断链”、“0腐损”。这是保证鲜花产品从云南地里“鲜活”送达消费者手中的基础,而最终实现了花农损失降至最低。
京东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仅京东“618”购物节期间,京东冷链承运的鲜花单量环比暴涨191%,累计将为消费者运送超过1000万枝鲜花;
另一方面,京东联合旗下社交电商平台京喜,推动当地花农“直播卖花”。带动了云南超过20家大型鲜花种植基地、超过100家花农种植户入驻开辟线上销售通路。截至10月,京东、京喜两个平台上,共上线3000多款鲜花产品,开展超过100场鲜花主题营销活动及3000多场直播,助力云南鲜花产业带售出超过3200万枝鲜花。
京喜相关负责人告诉钛媒体App,在直播经济浪潮之下,鲜花作为观赏性高的产品,非常适合这种模式,且相比传统渠道卖花模式,“运营成本的投入相对较小。”
云南花匠科技有限公司 CEO 王鹏博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们目前在京东平台每周直播一次,这样可以让顾客看到我们合作的鲜花基地内的鲜花的生长环境、采摘处理、冷链运输等环节,从而更加放心购买。” 他也回顾了今年疫情期间,整个鲜花行业的困境,“首先面临鲜花运输不出去的困难,外加上鲜花婚庆的减少,无疑是雪上加霜。好在,互联网已养成了家庭购花的习惯,加上京东线上平台流量的支持以及京东物流提供补贴,基本上相当于物流免费,鲜花在疫情期间出现销售的爆点,同比增长了40%。”
云南斗色花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家田与玉溪花农属于“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运营,拥有2000余亩花田,为当地直接与间接解决就业人口30余人,其中多人来自于贫困家庭。
谭家田向钛媒体App表示,经过今年2月14日情人节的低点后,从5月20日到现在整个鲜花市场行情非常好,价格也呈现走高趋势,销量相比去年增长50%-60%。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限制进口,厄瓜多尔等国外的进口花卉很少进来,所以国内鲜花市场实现了自产自销,花价比往年高了30%,可谓十年之中的罕见状况。
钛媒体App走访云南化农
云南探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霍森则是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花田覆盖面积大概有2200余亩,合作农户300余户,并拥有40000平米自建车间、十个冷库,是京东在玉溪本地的自营鲜花仓,鲜花从基地直接发送至消费者手中,从而减少鲜花流入花拍市场经过反复验花而造成的花损。时间上,江浙沪、珠三角用户第一天下单第二天就可以收到鲜花,北上等北方城市最少两天可以收到鲜花。
除了自营鲜花仓合作外,花农们还与京东智联云开展了数字化育花试点合作。以往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均是靠人为感受,通过京东云服务,在鲜花大棚内安装了传感器,通过技术手段检测温度、湿度以及鲜花生长状况等数据,未来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完成全自动化育花,从源头上做好品控、标准化。
鲜花零售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局,电商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做欲做花农的“护花使者”。
无论是自营鲜花基地模式、承包基地种植模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大家都在积极响应云南本地实施的“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政策的同时,也在试图改变鲜花供应链中存在的痛点。
传统的鲜花供应链,要通过至少四级以上渠道:花农生产出来,运到交易市场或是采购商到田间地头收花,之后经过一级、二级甚至三级批发商,才到达城市和花店——这一链条,也带来诸多问题: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下;交易时间长,导致鲜花损耗严重;鲜花价格高,品质却难以保证。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每层批发商要加价15%-20%,而花店零售环节至少加价60%。而一旦链条中某一环出了问题,整个供应链就受阻无法运转。
鲜花日常购,正成为消费新蓝海
中国的鲜花消费市场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节假日和庆典赠送为主的礼品鲜花,另一部分是以日常消费为主的生活鲜花。在中国市场上,前者占据主流,鲜花在节假日“受宠”,到了非节假日备受“冷落”,从业者也面临旱涝不均的局面。
京东正通过多个渠道,推动鲜花日常生活消费的新趋势。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平台已经面向 2000 万 PLUS 会员提供补贴优惠,推出9.9元起包邮的月度定制鲜花、以及多款PLUS专享价鲜花。官方数据显示,自8月上线开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带来超过 50 万单销量,换句话说,平均每 2 个京东PLUS会员就购买了1支鲜花。
京东PLUS会员生活权益负责人高启航表示,“京东PLUS会员有着较高的生活品质追求,也有较高的忠诚度和活跃度,对鲜花的复购率很高。我们希望用半杯咖啡的价格,培养这群有着高消费力的京东核心用户形成鲜花日常消费习惯。”
而在人均鲜花消费显著低于一、二线城市的三至六线新兴市场,京东则通过秒杀、京喜、京东极速版进行体系化下沉,在大数据指导下以销定产、定期包园销售等方式,有效撬动了鲜花供给端降本增效,以“好花低价”激发了下沉新兴市场的鲜花消费潜能。
入驻京喜鲜花店铺的云南斗色花卉科技有限公司谭家田向钛媒体表示,在双十一期间,他们也推出了不同系类的活动,例如全年最优惠的一次订阅包月或包年期间按周收花服务;优惠单品尝鲜价,低至9.9元,19.9元包邮到家,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开拓更大的下沉市场;此外还在京喜农场推出 0 元免费领,参与京喜平台的“京喜农场”社交营销活动。
从一线城市到六线城市,京东正在“唤醒”不同细分市场的鲜花消费,推动鲜花市场实现“双循环”。
上一篇:围城中的儿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