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快感的人生,与只剩下追求快感的人生

Դ未知

ߣ老铁SEO

10

2019-07-31 11:25:02

我有一位来访者,已婚,自诉有“性成瘾”的问题。但是在我看来,其行为更接近于某种奇特的“收集癖”:他早在结婚之前,就已经集齐了“十二星座”。来咨询的时候结婚不满两年,却借着经常出差的职务之便,又集齐了“十二生肖”。一方面,他痛恨自己的荒淫无耻,也早已身心俱疲,可另一方面,他深藏在心里的魔鬼,仍在跃跃欲试,想把目标升级为全国 32 个省市自治区。

他反复问我:“哥们牛逼不牛逼?”好像一定要从我口中得到“牛逼”的确认,他的行为才有了意义。到他这个地步,快感已经不是性的主要目标。“想来应该很有快感吧?”他总是这么一副不确定的口气。每次做着做着,都成了千篇一律的活塞运动。这时会无端生出一种幻灭感,觉得眼前的人换来换去,做的无非都是那么个事儿而已。一番番煞费苦心,何苦来由?按照他的说法,“那么个事儿”做多了,即便不能说毫无快感,称它一声乏味,也还算是贴切。问题来了:如果不为快感,那做它又为了什么呢?

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并不怎么看重快感。快感缺乏,不会抹煞一个行为的合法性,有时反而会获得他人的称许。追求快感反而可能是一种政治的不正确。——这不是时代病,而是当代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中国新闻周刊》最近有一期围绕性治疗这一行业的专题报导。其中有一位台湾性治疗师提到两岸民众一个有趣的差异:台湾夫妻希望提高性*生*活*质量,而大陆夫妻则大多为了生育而寻求治疗。在大陆人的观念里,只有传宗接代才是重要的。女性来访者的主诉几乎全是*阴*道*痉*挛*问题。虽然性冷淡的发病率应该远远更高,却鲜有问及。这背后也有相似的逻辑:阴*道*痉*挛*会妨碍生育,于是必须引起重视;而性*冷*淡*仅仅只关乎生活质量,大部分夫妻都可以隐忍。

隐忍,是一种被主流话语体系极力推崇的美德。

相反,一个人过分关注感官的愉悦,无论男女,在道德上似乎都站不住脚。——即便他们是夫妻,享受性*爱*是婚姻赋予他们天经地义的权利。沉浸于温柔乡中的男人难免会被讥为“不思进取”,而女性更是难逃“臭不要脸”之嫌。开元盛世怎么出的问题?都是没出息的君王碰上了欲*女*,连早朝都顾不上了。

只有切除对快感的沉迷,存天理灭人欲,这个人才能在主流话语体系中获得更上等的地位。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古代的楷模。而今天一个人夜以继日地奋斗,三年不与配偶同房,也颇有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将要书写一段励志传说的吉兆。损失的那部分愉悦,总可以寻找别的代偿,例如婚外的性*爱*。“等以后发达了,想玩多少有多少”。数量可以用来填补质量的匮乏,广度可以用来遮蔽深度的缺失。

就好像说,一个茶叶蛋吃不出滋味,我连吃三十个茶叶蛋如何?“牛逼不牛逼?”

可惜许多个零,加在一起也还是一个零。

这不是我说葡萄酸,而是那位“收集癖”的来访者的原话。对这一点他最有发言权。他跟我描述在他猎艳过程中,反复从兴奋的顶点,一次次坠落于空虚深渊那一瞬间。当各式各样的女人在他的手段下打开心防时,那坚冰融化的感觉让他心神迷醉。可随之而来的就是:“So what?”遍寻快感不得,于是意兴阑珊。只增加一条新的性*爱*履历,除了亏耗一次身体,提高一点染病的风险,打发一晚上无聊的时间之外,哪里会有什么价值呢?他还要时刻提防着对方的认真,怕惹上摆脱不掉的麻烦。

快感缺乏的人生像一种恐怖的诅咒。任凭怎样光彩夺目的刺激,也不能真的带来乐趣。这恐怖无以名之,亦无以解脱,只好寻一个暂时逃避的出口,让自己相信“我还没老,我的人生正丰富得要命”。但丰富的人生是什么样子呢?他们想不到,体会不出,就只能像过去的农民想象慈禧太后的生活一样:“老佛爷的生活美得很,顿顿吃炊饼卷大葱”。我了解的大部分婚*外性*爱*,背后都有这个影子。说是骗人,其实主要还是自欺,用“想来应该很有快感”的生活方式,来遮掩自己根本体会不到快感的苍白人生。看上去是一条五光十色的路,可只有走路的人自己清楚,那条路并不通往任何确定的终点。不过是用周而复始的活塞运动,推着西西弗斯的石头上山而已。

(原文发表于《南方人物周刊》2014 年第 35 期,“时代症候”专栏。本专栏提到的案例均已经过虚构处理。)

佭ϴý Ѷ Media8ý

在线客服

外链咨询

扫码加我微信

微信:juxia_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