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的悲喜并不相通,焦虑却大同小异。
「熬夜的人是我,搜索“熬夜猝死的几率有多大?””猝死的症状有哪些?”的也是我」
「昨天刚发完工资,今天就要还花呗,唰的一下,宛如没发,工资在我这到底留下了什么」
「脑子一有空就会想,工作怎么规划?房贷、信用卡怎么还?快30了还没遇到对象怎么办…… 充满仪式感地想完这些问题之后,又愉快的把它们都放下,接着该咋样咋样,仿佛刚刚用脑过了一遍之后,事情就都解决了一样」
「一到深夜就开始懊悔逝去的昨天,然后像打了鸡血一样,熬夜规划全新的明天,结果天一亮,所有的计划败给了早起」
「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工资入不敷出,时而安于现状,时而不甘平淡。」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年龄不断增长,看新来的同事,陷入了无尽的年龄的焦虑。」
「我的问题主要在于钱不多而想得太多」
---
我们在焦虑什么?
青年人为了不被瞬息万变的世界落下,于是各种拼命努力,各种碎片时间打卡,连娱乐看个电视,都要来个倍速播放。
大家总是匆忙度日,困惑、疏离、心理混乱,无法拥有爱人与被爱的体验,不断设法让自己分神、逃避无聊、避免孤独,直到「困扰」成为问题本身为止,当我们不知自己归属时,焦虑便产生。
---
越努力,越焦虑?
罗洛•梅在《焦虑的意义》里说,恐惧是我们面对着威胁,但是知道威胁是什么,但是焦虑是你知道自己面对着威胁,但是却不知道威胁自己的对象是什么。
焦虑是一种眩晕,一种混沌。
美国作家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描述过这样的一类人群:
他们非常擅长解决手头的问题,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斗志昂扬,却没有目标,光鲜亮丽,却充满焦虑,他们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去追求优秀,却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也体会不到努力带来的乐趣。
“反正我周围人都在努力,我也不能被落下就对了。看到别人都那么拼命,真的压力好大。”
人云亦云...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做到最好。它只会培养你盲目的野心,让你陷入物质为上的野蛮性竞争。
不知道自己为何奔跑,就很难让自己停下来。而奔跑的姿态一旦成为一种不带目标的惯性,反而会让你距离真正的优秀越来越远。
---
如何不焦虑?
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如果此刻的你正在焦虑,不妨写下你的焦虑清单,一个星期以后再来看一看。你会发现这里面大多根本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有些事它已经自动解决了。
“从更长远的看,你眼前很焦虑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因焦虑而痛苦,往往不是因为焦虑本身,而是我们没有为焦虑采取足够多的行动。
波士顿大学焦虑和相关疾病中心创办人大卫·巴洛在《焦虑及其疾病》中说道:“焦虑的功效,是针对可能的危险状况而给予警告,也会触发内在的心理机制。”
如同开心、快乐一样,焦虑,也是人类正常的情绪之一。而焦虑的发生源于,你意识到你不可能完成或是不能很简单完成某件事。
我们想想,工作、生活上,那些最该做的事情,往往不是很简单就能完成,我们本能就会去逃避,希望于做更容易的事或放松的事来寻求安慰。结果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们最该做的事情还是没有完成,于是更加焦虑。
我们能感知焦虑,应该要恭喜我们,有社会调查显示:成功人士更容易产生焦虑。大家大可不必反抗焦虑,积极地接受焦虑,和焦虑和谐共处。
它就像我们精神世界的朋友,尽管有时它们在不断的激怒我们,使我们痛苦,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促使我们进行自我挖掘,然后回炉重造,将自己锻炼成为一个更高级、更成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