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产生奇迹的行业
创业永远是我们普通草根逆袭的好出路,尤其是互联网机会很多,通过互联网创业让更多人实现人生价值,但也有很多人摸爬滚打碰了一鼻子灰而又返回现实老老实实上班。互联网创业的六大理论或许能让你拨开云雾见天日。
1.鞋厂理论
在网络上,当某个生意已经有人在做的时候,就想想鞋厂理论。你会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有很多人在做鞋子,也并不意味着你就不能再去做鞋子了,别人做了阿迪达斯,你可以做耐克,不行就做李宁,即使不知名的杂牌也在三线城市卖的不错。
如果其他的鞋厂都在赚钱,那么你也有机会在这个蛋糕里里分一杯羹;如果其他鞋厂都在亏钱,那么你只要想办法把他们亏掉的钱赚到自己手上。把成本、产品、服务、渠道、营销都做好,你就有机会超过现有的竞争对手。所以不要害怕竞争,赚钱的生意,往往都是已经有很多人都在做的生意。如果某种生意只有你一个人在做,也许说明你的生意没法赚钱,所以没人看得上。
2.杂货店理论
几乎所有的世界五百强零售企业,比如沃尔玛、麦当劳等,最初都是从一家小店起家的,从小蚂蚁逐渐做到大象。
除去那些具有技术革命性的公司(比如5G、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大部分情况下,一个好的公司、或者说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如果在大范围内可以赚钱,那么缩小到一个小范围去运营,也应该是赚钱的。这就给我们启发,互联网创业不要好高骛远,可以找到一个小项目,或者一个模式,小范围去测试,看效果如何。只要可以盈利并且是可以复制的,那么就扩大操作,比如多平台操作,批量注册账号等等。像现在比较火的无货源店群就是这种典型模式。
3.户口本理论
警察局有当地所有居民的户口档案,但是警察局能从中赚钱么?
在网络上,很多人都把“吸粉”作为唯一的追求(或者作为前几年的唯一追求),而忽略了构建真正可行的健康的盈利模式。这时候,你就该想想户口本理论:警察局拥有那么多用户的详细资料,详细到血型、电话和住址门牌号,你的网站能比警察局更牛逼么?如果你以为靠那点用户的email就能赚钱的话,警察局早就可以去纳斯达克上市了。
当然,我不否认一定基数的用户的确是赚钱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光吸粉不想变现模式是没有意义的。早些年移动互联网还不没有兴起的时候,有很多手持几百万注册用户的网站还看不到任何赚钱的希望,而有些才几万人的小站却每天有稳健的现金入账。所以,互联网创业“吸粉”和“变现”顺序不要搞反了,一定是先想好变现模式,再去解决粉丝的问题。
4.沸水理论
把水煮沸后,看上去热气腾腾,但水的总量不会增加,供热成本却一直存在。
互联网创业,用户的“活跃度”很重要,但活跃度本质上有两种:跟业务相关的活跃度,比如经常上你的公众号的看文章、发评论活跃用户,是属于精准粉丝;另一种则是与业务无关的活跃度,假设你搞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发红包活动,很多人就是冲着红包来的,活动过了即使不取关,也是死粉,意义不大。
这时候想想一桶沸水,为了维持一个看上去热腾腾的活跃度,你需要不断添柴、加火,这些供暖成本很高的,而由此产生的热气却无法增加额外的水量,那么还要煮沸它做什么呢。在互联网上,当我们看到一群人的活跃这个漂亮数字的时候,应该去看看每个人活跃的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价值。
5.热水器理论
我们都知道,如果你的产品不是人们的必需品,那么就很难收费。毕竟网络上的用户已经习惯了免费的生活,正如人们习惯了免费的空气、 免费的马路一样。这个时候你就该想想热水器理论,热水器也不是生活必需品,人们完全可以洗免费的冷水澡,甚至不洗澡,为啥家家都有一台动辄上千元的热水器呢?
很简单,因为人类有意愿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体验(包括但不限于洗澡),而热水器没有更廉价的替代品。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能够给人们带来真正高质量的生活体验,同时又没有廉价的替代品,那么一样有人愿意付钱。所以如果你的产品可以解决人们的痛点并且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害怕卖不出去吗?
6.肉夹馍理论
如果你去跟街上卖肉夹馍、卖凉皮的师傅聊一聊,你会发现他们每月的收入很稳定,有的甚至可以月入几万。
互联网上总说创业99%会失败,什么九死一生,什么倾家荡产都用来形容创业者。这时候,想想卖肉夹馍、凉皮的创业者,人家在街边随便摆个三轮车,就能养活一家人了。我以前上班公司的大门口就有一小伙卖肉夹馍,只要不是极端恶劣天气,晚上七点准时出现,生意也是很火爆。我有一次问他一个月赚多少,他说不多,就两三万。当时我的工资也就1万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