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是技术上无法实现吗?按照现在软硬件结合的思路还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主流的路由器(家用)设置还这么麻烦。
我觉得设置过程复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多种联网方式。
常见的有:
- PPPoE(拨号)
- 动态IP
- 静态IP
前一种多为家庭用户,而后两种在办公室比较多。其中PPPoE需要设置账号和密码,静态IP需要设置分配到的IP,这都是无法自动完成的,即使它能检测到网络类型。这就导致了路由器注定不是一个“开袋即食”的设备。
根据我多次给人装路由器的经验,我发现所有厂商的《安装指南》都非常详细,但是再详细也不可能包含所有情况,或者说明书的作者本身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所以缺乏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用户在安装过程中碰到一点问题就不行了。
厂商不能指望用户成为专家,他们要分辨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已经够累了。
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路由器厂商和运营商的合作。
是不是可以研究一种网络协议,类似路由器的动态IP获取(dhcp),相反的由路由器发起,向运营商请求信息,运营商返回当前线路的网络配置,路由器就自动配置好了。
为了安全,运营商在安装网络时候可以给用户一个用于鉴权的Key(类似网银的K宝、U盾),用户把它插在路由器上,用于验证。不把配置信息直接写在Key中是考虑到配置信息可能会发生变更,比如你更改了套餐。
看起来很美好,但是一定是我想多了,运营商怎么可能会跟厂商合作呢?他们巴不得没有这东西,你两台电脑要同时上网就只能开两条宽带。就算有,协议的普及也得好几年吧。
上面说的是安装复杂的问题。
路由器配置感觉很麻烦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还有别的功能,虽然大部分人不会用到。
比如:
- 网址过滤。比如室友看B站还开扬声器吵到我了,我就把网址中含bilibili的请求都过滤掉
- 设置DNS。被电信DNS劫持就可以设置为谷歌的dns
- DMZ、端口转发。如果局域网内的电脑想成为公网上的服务器就可以设置
- 限制网速。室友白天用迅雷限速
功能多导致了设置界面的复杂化,给不熟悉的人一种很复杂的感觉。
Tenda做过设置页的简化,登录后首页之后网络设置和密码,但是我个人用下来很不舒服,看个连接状态都要进高级模式,没原来的好。
当然,UI、UX傻逼是另一个原因。
刷第三方固件后的路由器更强大,但也更复杂。
这是我的路由器,用命令行能干很多事情。
比如自动更新Smarthosts、写脚本让它发微博(@西南8楼503室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