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王丽娜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洋 摄
提起高德地图,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志玲姐姐娇滴滴的语音导航。
成立于2002年,从一家数据提供商到推出国内第一款手机导航软件,再到2014年成为阿里全资子公司,多年来,高德持续霸占“地图一哥”的位置。2018年的“日活破亿”,更成为高德“攻城略地”的标志性事件。
2019,是高德加入阿里的第五年。就在外界纷纷关切日活破亿的高德究竟该怎么挣钱?如果不挣钱,流量又将如何变现的时候,高德似乎也并没有按照传统流量变现的路径发展。
8月6日,借由高德地图产品的全面升级和最新版本的发布,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宣布高德地图正式从地图导航工具,升级为国民出行平台。
对高德而言,这是全新的战略发展阶段。
不过,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高德内部人士多方了解,就在7月底的内部分享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再次表示:高德当前首要目标,依然不是赚钱。
实际上,对于融入阿里大生态的高德来说,这是一个“种瓜得豆”的故事。
而不仅是高德,包括百度地图、腾讯地图亦在近两年探索平台开放的机会。在业内看来,随着地图导航工具的平台化,背后联动着社交、金融、支付、大数据、云服务的出行平台潜力才初有显现,未来一定会跳出出行,涉足更广阔的场景。高德进阶,一场围绕场景、流量争夺的互联网地图导航之战,才刚刚拉开帷幕。
高德“流量”地图
在线上红利见顶成为共识的当今,高德地图在去年国庆节宣布日活用户规模突破1.15亿,可谓逆势增长凶猛。
根据国内权威数据平台QuestMobile数据显示,高德地图月活跃用户已超过4亿,日活跃用户(DAU)峰值达到了1.15亿,不仅是DAU唯一破亿的出行类App,也位列国民十大超级应用。
据了解,高德地图原来的产品设计已沿用多年,主要以地图与路线导航为核心,已难以承载当前多元化的业务布局。而此次全面升级的新版本,可带来更加个性化、场景化的移动出行体验。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到了一定程度和用户量级,都会从工具升级为平台,这是整个行业的趋势,高德这次官宣之前,其实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从导航工具正式升级国民出行平台的用户基础,则来源于高德地图面向C端提供免费服务,并在地图主业之外拓展边界的过程中绘制的流量地图。
虽然“地图一哥”名声在外,但如今的高德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地图导航工具。早在2016年,杭州市政府联合阿里巴巴等企业提出建设“城市大脑”项目,高德地图就推出城市大脑的智慧交通和智慧公交两大解决方案。此外,高德地图还建成智慧景区开放平台,在为为游客提供全过程服务的同时,为景区提供大数据服务,并计划在2019年上线超过100家精品智慧景区。
2017年,高德地图首创聚合打车模式,帮助用户一键多平台叫车,高调进军网约车。而从当前态势来看,高德仅用一年时间就几近坐上国内网约车第二把交椅。
丁道师表示,从导航工具升级为国民出行平台,实际上是高德从第三方平台向第四方平台进阶的过程,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很多服务、项目、产品都不需要自己研发和提供,只需要通过信息化的能力和平台能力介入统筹第三方服务,然后间接地提供给消费者。
“以后高德和百度地图能做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而且将会跳出出行,这两个平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生活创意服务。”他表示。
不设盈利目标背后:阿里“种瓜得豆”
成立于2002年的高德,起家于数据服务商,此后的将近十年里,高德通过在技术和数据上的升级,在地图导航领域站稳脚跟,同时成为宝马、本田、通用、大众等多家汽车制商的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并于2010年7月登陆纳斯达克。
而如今从导航工具到全民出行平台的定位升级,则可以追溯到高德地图于五年前被阿里巴巴收购的时刻。彼时,正值移动互联网转型关键时期,而百度地图的抢先导航免费,也让高德在市场中显得有些被动。时至今日,高德正式进入阿里体系已经5周年,发展轨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2014年7月,阿里巴巴完成对高德地图的全资收购,两个月后,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跨界”接管高德移动业务,并对外强调高德地图将专注出行和位置信息服务,承诺三年内不会考虑商业目标。随后,高德在O2O正火的时候毅然放弃O2O业务,回归LBS主业。
直到现在,阿里对高德依然没有盈利要求。“五年陈”上,张勇表示,五年是一个小孩刚刚似懂非懂,开始走路,而对于阿里生态而言,高德是一个好比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电力传输网一样的基础设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高德加入阿里之后,在天猫智慧门店的选址决策、盒马鲜生的市场洞察、以及支付宝和饿了么等事业群在面向消费者时提供的LBS数据等,都由高德地图来承担最底层的责任。
在张勇看来,在阿里的大生态中,必须能够做到在一个地方播种,在另一个地方收获。
也就是说,虽然阿里对高德自身没有明确的盈利要求,但是用高德的“人地关系”基础设施,加上阿里巴巴整个经济体所构建的面向金融、支付、物流、产业互联网的各种基础设施,能够发生很奇妙的化学反应。
“非常重要的一点,高德此前进行的打车服务、智慧景区服务尝试,都不是为了多赚多少钱,而是能够为客户提供使用高德的新场景、新价值,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高德的定位。”张勇表示。
换言之,高德的商业价值,不一定需要在高德这样一个局部来完成收入变现。高德数据实际在阿里很多其它场景发生商业价值。
对于阿里对高德的“不盈利要求”和高德在阿里生态中的定位,丁道师则认为,高德是能够给阿里未来带来机会的产品,现在不应该要求其盈利,一旦有了盈利要求,就会为短期的盈利放缓发展速度,减少对创新业务的拓展。
“因此,目前互联网巨头都会给地图导航自由、资金和渠道的支持,未来打造成超级爆款后,地图可以接入别的服务中,价值远比现在赚钱重要。”丁道师表示,“不过,也只有巨头公司可以做这种事情,因为巨头可以利用其庞大的平台能力和运营能力,最大化整合行业资源,拥有产业链的最顶端话语权和解释权。”
地图导航的下半场:巨头的游戏
或许地图背后不仅蕴藏着无尽的、有待开发的场景价值,还有人类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最大好奇心,因此,互联网巨头一直在地图导航领域暗自较劲。
在这个领域中,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搜狗地图、谷歌地图、凯立德导航、老虎地图等公司曾经群雄逐鹿,而在2014年阿里收购高德地图的同年,腾讯11.7亿元投资地图导航公司四维图新,也曾掀起互联网布局地图导航领域的一波浪潮。
5年过后,如今国内地图领域只剩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两家独大,而前者的月活跃用户数量(MAU)比百度地图和腾讯地图加起来还多。Trustdata大数据发布的2019年6月移动互联网全行业排行榜显示,高德地图位列第21名,MAU达12049万,百度地图位列36名,MAU为6355万,腾讯地图位列96名,MAU为1881万。虽然在最新的市场数据中,腾讯地图似有落后之势,但是对于腾讯自身而言,地图是其线上线下协同的必要入口。
在传统的BAT巨头之外,亦有后来者对地图导航虎视眈眈。7月,财新消息称,京东和美团均已申请导航电子地图甲级资质,但申请未获自然资源部审核通过。
虽然申请未获成功,但是无论是意在打造本地生活服务闭环的美团、还是在无人配送、物流领域连续发力的京东,进军地图导航领域的野心都不容小觑。此前,也有信息传出滴滴低调成立一家地图公司,亦引发业内外的广泛讨论。
在丁道师看来,美团已经做了出行业务,未来进入地图行业是顺理成章的事,同时,因为出行服务关联互联网的方方面面,很多巨头都在打这个方面的主意,但是百度和高德的壮大无疑提升了该领域的进入门槛,对于其他想进入的小巨头来说则面临着较大挑战。
实际上,相比于此前对技术的争夺,如今的地图导航已经进入下半场角逐。地图导航工具之战也早已升级为巨头之间的地图导航生态之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百度地图开放平台已经提供并支持网约车、共享汽车、快递物流、智能穿戴、智慧景区、互联网房产等多个行业的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覆盖多种终端设备及硬件产品。而在百度地图6月发布的新版本中,还优化了智能旅游功能、增加飞机出行方案,进一步赋予智能语音助手更加主动的交互能力。腾讯地图在服务自身生态之外,也在智慧景区、智慧马拉松等场景不断推出新服务。
丁道师表示,以后精准性导航已经是地图导航的基础性标配,不是核心竞争力。而对于数据理解、平台化理解,以及能不能把用户的创新需求挖掘出来,将其他需求和出行联系起来,依据场景、平台化进行创新,才是地图导航的竞争力所在。
他进一步分析,这些服务的平台化战略开始后,地图导航工具都会努力从第三方平台升级为第四方出行平台。创业公司彻底失去参与行业竞争的资格,彻底进入巨头的棋局
如此看来,未来巨头抢占先机之后如何利用流量开拓服务场景,新兴巨头能否在下半场冲破看似已定的市场格局实现弯道超车,或将成为最大的悬念。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