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风
来源:芥末堆(ID:jiemoedu)
苹果公司的一举一动往往都引人瞩目,iPhone、iPad、Mac等明星产品,已经渗入到了“果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相较于硬件,苹果教育在中国则没有多少声音。学生群体买苹果产品可享优惠,可能是少数有关于它的报道。
实际上苹果教育远不止于此。乔布斯将个人电脑变为了现实,并希望它成为教育的最优媒介。在芥末堆近期一次专访中,苹果前教育副总裁库奇表示,苹果的教育梦始于公司创立之初,根植在公司的DNA之中。
苹果致力于搭建一个真正的“教育生态系统”:把产品打入学校,用技术改变教学,以重塑传统教育。数十年间,苹果几乎统治着美国基础教育装备市场。然而在近些年,它也不得不面对市场份额不断缩水这一尴尬现实。
库奇透露,苹果有意将更多的教育项目引入中国。不过,如同近些年iPhone在中国辉煌不再般,苹果教育对于教育的规划,对于未来的畅想,又将遇到多少的磕磕绊绊?
“教育就在我们的DNA之中”
库奇是乔布斯亲自登门邀请的苹果公司第54号员工,这与库奇自身的教育经历密不可分。
大学时,库奇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取得了美国最早一批授予的计算机科学学位。在一次访谈中他解释了选择计算机的原因,“当你写代码试图解决一个问题时,没有什么能靠单纯的记忆解决,这让我感到很兴奋。”
库奇对技术的力量深信不疑。在伯克利分校某项目中,库奇有权操控劳伦斯辐射利弗莫尔实验室(Lawrence Radiation Livermore Labs)一台数百万美元的机器来做研究。“六十年代的伯克利充斥着反叛、革命。我看到这些就会想,‘他们以为他们将改变社会,而我正坐在一个真正能改变社会的技术面前。’”
苹果在1977年成立,1978年乔布斯与库奇相遇。乔布斯同样推崇技术,将技术视为人类智力的放大器。在乔布斯看来,给孩子一台计算机,就有机会改变他的人生。
“教育就在我们的DNA之中。”库奇引述了乔布斯这句话。秉持着这一理念,苹果在创立初期就将学校视为目标用户。
1978年,苹果公司与明尼苏达州计算机协会(MECC)达成协议,明尼苏达州的学生有权使用500台Apple II计算机。这成为了Apple II逐渐开始在全美流行的开端。乔布斯后来在1995年一次口头专访中表示,“学校的购买是成就Apple II的原因之一。”
To B端的生意很难快起来,苹果意识到了这点。深受政府及学校繁文缛节困扰的乔布斯,开始了一项名为“孩子不能等”(Kids Can't Wait)的计划:向美国每所学校捐赠一台计算机。
然而,创立不久的苹果还没有这个财力。乔布斯寄希望于一条法规:向大学捐赠用于教育或研究的仪器或计算机,可享受额外的税费减免。若将该法规延展到K-8阶段的学校,苹果就能用1000万美元的价格,捐出10万台计算机。
1982年,乔布斯亲自前往国会游说,不过他所提出的法案未能获得通过。幸运的是,在“老家”加利福尼亚州,苹果获得了州政府的协助,得以在9250所学校落实了“孩子不能等”项目。
税费减免政策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Creative Computing”杂志1983年的一项统计显示,苹果向9250所符合条件的学校捐赠的计算机零售价超过2100万美元,总成本约520万美元,而税费减免高达400万美元。
也就是说,苹果花了约120万美元,捐出了市价2100万美元的计算机,并使其产品进入了加利福尼亚州所有的小学、初中、高中。
“这大概就是苹果教育如何起步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购买Apple II,苹果也因此而壮大。”库奇表示。1984年推出Macintosh后,苹果更是一度占领了美国教育体系内的PC市场。
没有被改变的课堂
一百多年来,美国的公立教育体系没有太多变化。苹果最初将产品打入学校时,就感受到了“改变”的困难。
“学校的设定是对每个学生都进行标准化教学,但是我们每人都是不一样的,用相同的教法是一种失败。”对基础教育,库奇流露出了诸多不满。
Apple II被捐给加州圣玛丽学校时,学校不知拿它做什么,便将其放在了门卫室,告诉学生可以在休息时间玩。学期结束时,学校做了项“最喜欢哪门课”的调查,结果学生把票投给了门卫室。第二年随着Apple II采购增加,学校开设了电脑课,但考试内容却是操作手册的填空题。库奇表示,“这根本与创造、探索毫无关系。”
对于教育改革,美国主要有两种思潮:一是全部推倒重来,二是可以作些修补,就像利用补丁修正程序的漏洞一样。“我们认为两种都不对,技术在不断革新,我们需要在重塑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有足够的灵活性。”库奇说。
苹果意识到,仅仅向学校输送设备是无法改变教学过程的。1985年,苹果开启了一个新的教育研究项目——明日苹果教室(Apple Classroom of Tomorrow),以探索在教学中使用技术的最佳做法及方案。此后数十年,除了硬件支持,苹果还会向学校提供教学规划、教师培训等持续性的指导。
并非所有学校都懂得有效利用。更多的情况是,技术产品只是单纯被作为提高效率的手段,比如将纸质课本替换成iPad电子书,教学过程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太多的学校只是购买一些‘盒子’,忽视了整个生态,他们认为这些‘盒子’就能改变结果,”库奇说,“技术应该让我们可以在课堂实现完全不同的事,但极少有学校能够做到。”
子女教育带来的重新思考
对许多教育从业者而言,子女是观察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产品最好的窗口,有四个子女、十二个孙辈的库奇也不例外。
库奇最小的儿子乔恩曾被当作是“问题学生”。库奇回忆,乔恩坐在班级里时,会不停地盯着时钟盼望放学。库奇于是给乔恩做了测试,发现他智商没有问题,但眼肌有问题,阅读比同龄人困难。乔恩又是个特别的学习者:他习惯将事物想像成3D的形态,而非书本上2D的图案,因此需要观看、触摸并操纵所学事物。
“我应该看出他对学校感到很无聊,”库奇说,“如今回溯过往,我更容易看清当时看不到的东西,将记忆中的一些点连接起来。”
根据测试结果,库奇在课后给乔恩提供了许多结合“视觉和动觉”的学习机会,比如利用电脑设计构建模型。乔恩的成绩也慢慢逆袭:他从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毕业,工作后拥有了一家建筑公司。
“乔恩是名建筑师,我还有个女儿是时尚设计师,还有个儿子在公司开发App。在所有例子中,技术都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独有的才能,并被用于培养创造力。”库奇说。
库奇对子女的教育感触,一定程度上投射到了他对苹果教育的思考上。在2002年担任苹果教育副总裁之前,库奇曾于1984离开苹果,在圣地亚哥花了十年重建一所K12学校。“十年间,我在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同样的东西,即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重回苹果后,我认为技术会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天赋,就像乔布斯认为技术会改变人们一样。”
苹果教育也迎来了新的阶段。2008年,苹果开展了明日苹果教室第二轮研究,以一个新概念为核心:“挑战式学习”(Challenge-Based Learning)。
跳出课堂之外,打造苹果教育生态
在库奇看来,挑战式学习最重要的四个因素,就是让学习变得具有相关性、创造性、协作性和挑战性。
他举了一个例子:“你提出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社区里的水是否可以安全饮用?你不知道答案,你的老师不知道,甚至政府官员也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检测水中的有害元素,可能就会发现致染色体畸变的砷化物;你要根据电子、中子、质子数,判断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意味着什么;此外还要考虑什么样的水才算达标。”
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学习过程,而老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分组,促使他们共同完成挑战。
库奇表示,在挑战式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达成目标。“除了学习工具外,你还可以通过电影、音乐、Keynote、播客来表达你自己。你是内容的创造者,而不是单纯的接收者。”
早在挑战式学习被提出之前,苹果就打造了一系列课堂之外的学习场景。2002年,苹果零售店开展“学日前夜”的活动,允许学校在店内展示学生作品;此外,苹果零售店还陆续举办夏令营等活动,教低龄学生绘图、制作视频、编程。学习的边界在被苹果逐渐打破。
在库奇看来,苹果教育的范畴很广,AppStore中所有教育相关的应用,如iTunes U、音乐视频制作软件,均是苹果教育生态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利用它们来获取知识,激发创造力。
当然,一众免费教育软件并不足以支撑起苹果教育。库奇表示,苹果的利润点来自硬件销售,而硬件的成功离不开它背后的生态。“如果你想到苹果的产品就会发现,让iPod成功的因素是音乐商店,让iPhone成功的因素是应用商店。所以这也是iPad的目标:建立一个学习生态,而不仅仅是看设备本身。”
理想很丰满,但苹果正面临严峻的现实
可以说,苹果公司的产品影响了一整代美国学生,但情况早已开始变化,并且对苹果来说,形势并不乐观。
2013年,奥巴马提出“连接教育计划”,旨在为教师提供技术和培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数字化的学习内容,以推动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苹果、微软、谷歌等公司,都以各自的方式向学校输出产品及支持。
美媒Wired去年一篇报道显示,苹果的产品逐渐失去了其在美国教室的统治地位。2012年,当苹果大肆在学校推广iPad之时,谷歌的Chromebook为学校提供了另一种更简单、低价的选择。随后几年间,苹果产品销量逐年下降,而谷歌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苹果新品从2014年的50%市占率降到了2017年的19%,谷歌则从2014年的38%升到了2017年的58%。
贵,是苹果产品最大的痛点。iPad折后299美元的价格(Apple Pencil还要单独购买),差不多是Chromebook的一倍。对于采购量巨大的学校来说,价格因素至关重要。
另外,苹果“重塑教育”的理念,也让它有时显得浮在空中。Wired评论称,“在多数学校,比起通过AR技术剖析青蛙构造,从0到1的基础教学设施升级更为重要。而苹果的竞争者早已意识到了这点。”
在EdSurge去年对库奇的专访中,库奇表示,“我相信乔布斯对教育的设想仍是对的,库克也非常支持教育。苹果正在做的事情需要一些战略性的实施时间。过去三四年间,我不断告诉员工,我们不是卖‘盒子’的,而是要真正改变教育,让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苹果的愿景是“人人可创造”(Everyone Can Create),基于此,苹果在2016年提出“人人可编程”(Everyone Can Code)项目,帮助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学习编程。据苹果介绍,如今世界范围内有超过5000所学校、社区大学、技术学院在使用“人人可编程”的课程。
库奇透露,未来苹果也将把更多的教育项目引入中国。“人们会发现改变很难,甚至可能把它想像成一个特洛伊木马。有时候,人们不知道什么东西对他们是好的。”
库奇的名片上印有三个网址,一个是“学习的升级”官网,一个记录了他写的宗教诗,一个是他的酒庄地。如今他已经退休,但苹果教育的探索之路还在路上。“我以前的老板常将(教育改革)这种庞大的问题比喻成,你如何推动一个重达两万磅的棉花糖?无论你怎么施力它都不会动弹。只能一口一口慢慢来。”库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