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期待的科技发展
随着5G网络、信息爆炸、云存储等等,多个有关通讯、互联网、计算机关乎人类未来的多个尖端领域新名词交集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开始有更多的憧憬。但事实上,在这三大尖端领域中,突破传统计算机系统的天花板,面对海量信息处理时,依旧能从容应对,量子计算机系统及其优越的算法,似乎有天然的优势。
对此,著名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曾在1981年就深有感慨地预期:我们所处的大自然不是经典的,若人类要模拟大自然,最好的工具应该是量子理论。
这个领域是个超级硬骨头
可事实上,量子计算机并不是如此一帆风顺的,光算法上就有无数的难关与课题,等待物理学家、数学家们去尝试与突破;其次,要想取代传统计算机,在应用层面上,无论是材料、信号数据的存储与传递,量子理论都面临着重大考验。
所以,也难怪从理论建立到如今,量子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都仅仅是停留在实验室或理论中的产物。物理材料学家们,对这位貌若天仙的大美女,总如打捞水中镜花那样,一直苦苦不得其芳心。
可困难再多,也无法阻挡科学家们的奇思妙想,比如麻省理工大学的计算机专家斯科特·阿龙森Scott Aaronson和他的学生,早在2010年,就提出一种通过光路发送光子的量子计算机,以量子力学的方式处理光线,以特定的概率生成输出结果。并采取一种被称作为“玻色子取样”的形式,重现结果的输出。而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大小,就由系统能处理光子的极限数量所决定,而30个光子,已经是让最牛掰的传统计算也感到了吃力。但量子理论的加特上,一个更高效的算法,却可以将传统计算机模拟玻色子取样的极限阈值提升至50个光子。
讲了一大堆理论,不如从应用场面去感受,量子计算机的未来春天。若真正获得第一批“优势”量子计算机的问世,在破解密码、演算这个复杂神奇的宇宙,以及人类在破解新型药物的分子结构,等各种假设与模拟的过程中,量子计算机,将演绎你完全想象不到的超神表现。过去你算上十天半载的事情,或许会在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就能获得结果。
超导石墨烯等新材料的突破性进展,更低功耗的新物理材料结构的出台,一度让人们看到了量子计算机系统,在不久未来成型的可能。而就在最近,他们又一次拿出了震撼性的新突破:物理学家们,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利用量子存储器,实现光子的存储和传输!
对计算机系统略微感兴趣的人,都会非常清楚,信息的存储和传递传输,是任何智能系统中最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于传统计算机系统也好,量子系统也罢,同样如此,好比你处理能力上去了,但若你提供原料和传递结果的通道,成为瓶颈的话,再牛叉的计算能力,也是空谈。对于信息数据的存储同样是如此。
量子领域,又有新突破
光,被誉为这个宇宙中,唯一最快的速度!而这次由德国物理学家帕特里克 · 温德帕辛格Patrick Windpassinger ,所主导的量子存储与传递项目,就成功地解决了,利用一个“手提箱”,实现光脉冲信号封存,然后指令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再把这个信号原封不动地释放还原出来。
这个“手提箱”,实际上就是一种超低温铷-87原子,利用其物理特性,使其成为一种高效率和高寿命的光粒子的存储介质。基本物理原理是,利用它对光粒子,拥有敏感且有效的映射关系——它的原子中的电子,在光子的作用下很容易转化为激发状态。这个新发现,也打破了光不容易“捕获”的超级难题,还能实现可控性,让它实现指令信号的传递,并且不会丢失。
他们将这个研发出来的新技术,称为EIT(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让原子级材料,用作存储器来捕捉和映射光脉冲,并且让这个过程实现可逆的,在特地时刻,将这些光脉冲信号还原。
最让人可喜的事情就是,EIT比如今我们主流使用的存储介质,不仅实现了材料体积更小,更快更远距离上移动光线,最最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光被装进这个“手提箱”里时,几乎不会导致任何温度上升或“手提箱”内部变化。通俗点理解,体积更小、传输更快,几乎更完美的低功耗存储与传输。如此理想的记忆体存储器,难怪大家都兴奋不已。
当然,这个介质目前还是实验室里的产物,也需要特定的实验室条件才能让它触发此功能,如何更大范围内的应用,物理材料学家,似乎还有更长远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