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中国生根落地二十余载,诞生了无数的巨头公司。近十年来,BAT三家一直是新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绕不过去的“三座大山”。只是近年来百度自己的作死让BAT已经变成“A&T”的两超争霸。
关于“腾讯和阿里谁才是伟大的企业”的讨论话题,一直是互联网行业热度颇高却又未有定论的。支持腾讯的人觉得驾驭微信、QQ和王者荣耀这三驾马车,用户群体十几亿几乎覆盖所有中国人的企鹅爸爸,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交和娱乐方式,“伟大的企业”这个荣誉实至名归。但为阿里极力争辩的人也说,淘宝、支付宝、菜鸟网络和阿里云等构建起的商业生态系统,本质上重塑了中国的商业社会形态,它不是伟大的企业,谁是?
如果不是这次“蚂蚁金服即将IPO,一批千万亿万富翁即将诞生”的消息刷屏网络,估计不少网民对于蚂蚁金服这4个字还感到陌生。大部分人知道支付宝、余额宝、蚂蚁森林和芝麻信用,却不知道这些产品都是归属于蚂蚁金服的。可以说,从支付宝诞生之日起,蚂蚁金服的使命,就和解决中国商业社会中的“信任问题”紧紧绑定在了一起。
今天的主角,让我们来看看已经诞生了十年,极大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阿里小贷(网商银行)。
故事一:诞生之初就绑在头上的100万额度紧箍咒
阿里小贷诞生前的2009年,中小企业要想向银行申请一笔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的贷款,难于上青天。银行向来都是只喜欢和有政府背书的央企国企眉来眼去,因为有信用背书,有抵押物,不愁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如果要贷给中小企业,在严格的风控流程下,消耗的人力和其他成本,要远大于收到的利息,贷一笔就亏一笔,这样的生意,谁愿意做?
马云一直宣扬: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所以成立阿里小贷的初衷,就是马云希望这个业务可以解决阿里电商平台上的商家贷款难的问题。据说当时这个业务的负责人胡晓明(花名孙权)在立项的时候写道:希望自己可以通过这个业务拿诺贝尔经济学奖和诺贝尔和平奖。各位别笑,这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有先例可循: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创立者—尤努斯,就是长期坚持帮助那些无法在传统银行获得小额贷款的穷人拿到救命钱,才在2006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为了不忘初心,马云和几位高管给阿里小贷定了一条必须死守的底线:阿里小贷只做100万元以下的贷款业务。因为当时的环境,100万以下的贷款社会上几乎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想拿诺贝尔奖,那就得挑最难啃的骨头。可郎有情还得妾有意,每次和合作银行的工作人员吃饭,对方总是借机就要提一嘴,希望阿里能把业务额度提上去,毕竟大客户才是银行眼里的意中人。
幸运的是,顶着合作方的嫌弃和团队内部的质疑,阿里小贷还是把这条底线坚持了下来。多年以后回过头来看,他们一定会感谢当年自己的坚持。
故事二:和阿里云这群“疯子”的兄弟情深
头上戴着紧箍咒也就算了,阿里小贷没想到的是,摸黑前行的路上竟然还要绑着一位看起来就像累赘的兄弟—阿里云。在当时所有人都看不懂阿里云、骂王坚是大忽悠的情况下,本就觉得自己是泥菩萨过江的孙权,差点没气晕过去。但碍于王坚拍着胸脯保证可以全力支持的情况下,孙权也只能咬着牙答应了。嗯,在外人看来,阿里小贷和阿里云的结合,可能就像是“破锅配烂盖”的奇妙组合吧。
当年的阿里云果然没有让人失望,技术的不成熟导致项目上线时间一再拖延,测试结果也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伟大的团队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天赋比别人更高,而是在鼻青眼肿地跌倒第999次后,咬咬牙喊一句“妈的,老子不信邪”,然后颤颤巍巍又站了起来。两个团队就这样彼此搀扶,来到了第一笔互联网贷款即将诞生的命运十字路口。
据说业务上线前,项目负责人就守在技术开发的小黑屋门口,像在产房前等待自己孩子呱呱坠地的父亲一样,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时而焦急又小心地头伸进去问一嘴“怎么样?好了吗?”终于,2010那边4月13日凌晨1点28分,系统成功上线。仅过去1分钟后,第一笔1元的贷款诞生,再1分钟后,提款成功!
1块钱,如此微不足道的数字,在今天回过头去看,却敲开了互联网金融历史的大门。从那以后,小生意人到处低三下四找人托关系才有可能借到钱的辛酸过往,一去不复返了。再也不用跑来跑去到银行排队,再也不用把自己全部家当都抵押出去还得看人脸色了,申请只要3分钟,放贷审批快至1秒钟,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这一套流程,被后人总结为“310模式”。
项目负责人高竞在第一笔贷款成功发放后,发了一封全员邮件,五个字的标题言简意赅:谢谢,发布了。
你看,只要不放弃,两个泥菩萨也是可以一起过江的。内部人说,其实是阿里小贷逼出了阿里云的技术。拨云见日,否极泰来。从那以后,阿里云成为了阿里商业生态系统的技术基石,成为了中国高科技企业里第一位成功“去IOE化”的巨头。阿里小贷,这第一口螃蟹也吃得回味无穷,阿里云系统的优势让他们单笔放贷的成本降到2元,而依然高高在上的传统银行,只能继续盯着自己的2000元成本干瞪眼。
如今的网商银行,已经把自己的服务覆盖到了除电商体系之外的2000多万家小微企业。整个团队依然处于“解决一个老问题,又不得不面对N个新问题”的状态中。普惠金融,在今后仍将会是一片待开垦的土地,需要阿里人继续用汗水和泪水去浇灌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曾在著作《金融与好的社会》中这样说道:金融并非为了赚钱而赚钱,它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实现社会的目标。
10年之后的今天,在网商银行的办公楼里,【莫高窟】、【盐碱地】、【瓜洲】这些颇有特色的源自玄奘西行取经之路的地名,似乎在提醒着众多高管,这一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还在等着他们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