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年轻的时候为什么要奋斗?可能你有很多答案,为了梦想,为了金钱,为了父母...奋斗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小撮老天格外眷顾的孩子,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就自然习得、或从父辈身上顿悟了奋斗背后的巨大意义,并且在飞驰的人生列车上,一次又一次上瘾式的向未知的自己发起进攻。
读书的时候他们全力投入,一骑绝尘;搞事业的时候,他们不顾一切,一鸣惊人。
他们显然会拥有更为幸运的人生结局。
而年轻人中的大多数,是像我一样没去欧洲开过眼界,出身在普通收入家庭,父母从小教育的是,稳定压倒一切,知足者常乐。
如果不是亲历了奋斗带给人生的重大变化,我也可能会抱着上一家公司,安然享受着“舒适安逸”,直到“优化”突然降临。
年轻过没什么,有钱过才牛逼
我今年36岁,本命年。年前,主动终结了自己的金饭碗,准备再次奋斗。
这次奋斗比以前任何一次挑战都大。
各位走过路过跟这个ID有点眼熟的盆友,我的新身份是:寒冬里的大龄创业狗。
这次的奋斗跟基本的生活保障无关。目前的经济状况是,哪怕在北京这房价畸高的城市,我也在不错的地段有两套三居了。生活上用无压力来形容算客观吧;前单位是东五环平房村那个著名的新锐高大上科技公司,职位是金领的阶层。要论高薪稳定,任90%以上的人打着灯笼找,怕是也找不到更好的打工选择。
那你还要去奋斗?知道有个词叫no zuo no die么?
奋斗这事原来离我特别远
我打小是个随大流的老实孩子。为毕业能找个安稳的工作,我一上大学就积极申请入党,连写四个月思想汇报,直到感动天感动地感动了系主任和辅导员;毕业时候我又为了一纸北京户口签了一份月薪800的工作,其实明明还有另外一个月薪3000的offer。24岁结婚,26岁生娃。
我曾经的人生理想,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老公孩子热炕头。
年轻时候做的那些职业选择,想起就汗颜。比如说大学毕业头5年,我换了6份工作,要是谁说我是那种天生就爱奋斗的鸡血型,我赵日天是不服的。
我曾为了能理直气壮地按时下班,严词拒绝公司给我加薪升职。我认为我的老板无非想用糖衣炮弹来瓦解我的完美生活,试图让我接受他那一套生活方式。到香港买表,到迪拜买包?抱歉,It’s your choice. 我一点也不羡慕。竟想让我为了物质变成一个孤单寂寞冷的女强人?真是naive。
我淡定的把公司、老板放到了阶级的对立面。年轻时候的我,就是这样一朵职场白莲花。
你无法想象这样的年轻人有什么自信会认为一个身价几亿的老板闲着没事非要改变你的价值观。只是我的前五份工作最短的三个月,最长的三年,工资稳定止步在1万2。。。
我挤挤地铁逛逛淘宝,每月钱都花不了,有情饮水饱。
当时也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这就是年轻人中的典型大多数。
要么奋斗,要么滚蛋
直到五年前换到这份工作,遇到了一个。。。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上司。他对下属的要求简单到两种:要么奋斗,要么滚蛋。
他从不跟我谈人生,他只对我没有尽心去完成的工作直接说垃圾。
我是可以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的放弃。但!是!!!是放弃,不是淘汰!我那强烈的自尊心让我不能接受作为loser被淘汰。
为了撑住这个颜面,我“被迫”走上了奋斗的人生,一干就是五年多。
命运就这样突然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这五年,我有幸深度参与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从羸弱到辉煌的全过程,我们不但搭上了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末班车,还引领了中国公司全球化的浪潮。
我足够幸运的在这个过程里摸到了一点商业的庙门,还亲身体验到了奋斗的甜头,以及钱的好处。
钱的好处没钱的时候真不知道。这么说吧,以前我经常在淘宝上买衣服,特别满足,只是每一件衣服都这样或那样的一点小瑕疵,比如口袋太浅了,腰部不平整了。直到前年在台北新光三越买了一件小一万的大衣。哦,好像啥瑕疵都木有,哪儿哪儿都这么合适。
还有2015年,我飞了四次美国。每次11个半小时,屌丝飞行三件套,iPad颈枕和眼罩。然而每次飞完还是腰酸背疼,感觉一夜老了好几十岁。一度认为我就是没有那个商务超人的命,也别做环游世界的梦。直到升职后,坐了一次商务舱,单程两三万吧。
万里高空一路好眠。走出舱门神清气爽。钱,就是这么个玩意。
月薪六千和月薪六万的北京,不是一个北京。
顿悟,年轻过没什么,全球 70 多亿人都可以“年轻过”。有钱过才牛逼。
PS. 如果你也遇到了一个逼迫你成长的上司,要像马伊琍一样,无论他让你咽下了多少委屈,也要且行且珍惜。
奋斗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跑偏了。其实奋斗并不一定会让我们有钱,只是会让我们更有可能变得有钱。但是奋斗有一个 100% 会发生的好处,叫做成长。
成长后的你自然会升值,至于升值的部分能不能很好的变现,也仰仗你的其他能力。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我们继续说奋斗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绝大多数人把奋斗跟“苦逼”划上等号,尤其是没有奋斗过的人。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奋斗还是个孩子,请白莲花们放过他。
我“被迫”奋斗的那五年,是整个职业生涯中最燃的五年。那些在初涉职场阶段遗失了的价值观里本应闪闪发亮的部分,在 30 岁的档口,因为一份逼迫我成长的工作经历,又回到了我的身上。
有多少次,我产生一种感觉,一个本来眼界最远到眼睫毛的平凡甚至平庸的生命,因为奋斗带来的正反馈,突然对未来有了更大的渴望。
这份渴望驱动着自己,对自身能力的边界,一次一次去刷新。
奋斗不是简单的吃苦,奋斗是一种心态。一种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一丝可能,就愿意全心全意去投入和尝试的心态。
奋斗的心态会调用尽你前半生所有的智慧、资源、技巧和情商去面对问题,还会把你以前积累上的不足,以最直接的方式暴露在你前面。
让你知道自己有多强,也让你知道自己有多差。
那个时候,外敌压境,整个团队都在一种奋斗的状态中。几乎每周,都会从微博上、论坛上层出不穷各种黑稿(近年连知乎也没有放过)。团队六七个人,没白没夜的监控,分析,反击,传播,没有上下班,也没有周六日。
我们以几杆枪几万的预算对抗着对方几倍兵力的轰炸。几个人的微信群,竟能夜夜不间断讨论策略、修改物料到凌晨, 10 分钟不刷就几十条信息。
傅盛有一篇文章讲的特别好,舒适和成长不可兼得。你不知道何时是尽头,你只能闭着眼熬。
熬过了第一年,公司没被对手弄死,我们还得了优秀团队;
第二年,猎豹浏览器发布了,抢票的传播战役,以一种新闻的方式火遍大江南北。营销事件能成为新闻事件是每一个营销人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凭此一战公司士气大振,我们又得了优秀团队;
第三年,是公司全面转型移动互联网的一年。有了一时风靡大学校园的猎豹免费 WiFi ;
第四年,做了傅盛战队,还孵化了“喵星人抢不到”这个深受猫奴们喜欢的 IP ;
第五年,创建了台湾市场部和美国市场部。
离开猎豹的那一天,我把所有的奖杯摆在桌子上拍了一张照片,从 11 年到 15 年,一年都没落下。全公司唯一的部门。我跟自己说,这就是你的过去。
你曾经,曾经,曾经,这么强过。
换个正确的姿势去奋斗
我们有四个创始人,分别来自中国近五年互联网基因最纯正、发展最迅速的新兴企业小米、猎豹、猿辅导。基于这些高速发展的优秀平台,我们在过去几年里和不少优秀的人共事,从思维到做事都汲取了大量精华。
我们都带过团队练过兵,扛过业绩打过仗,在各自的领域负责过核心工作。我们最大的特点不是全部为 80 后(以及皮肤好白啊......无法忍住不说......),而是:过去的业绩能足够证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着强烈责任心、能力靠得住的、具备奋斗精神的人。
我们选择新的事业方向有三个基本原则不动摇:
第一,不投机。
不做任何涉及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自身能力和经验都覆盖不到的“风口”
——只做有切身体验、自己即是深度用户的产品;
不做任何未经真实用户需求验证过的“创新模式”
——只做真正创造价值的长期需求产品;
不做任何需要不断烧钱才能维持下去的“大生意”
——只做有可能强口碑驱动的好产品。
第二,深度热爱。
可出于捍卫产品品质与任何人发生争论;
产品必须测试 300 次以上无问题再面向收费用户;
产品的品质必须达到“忍不住向自己的亲戚朋友推荐使用”的程度再投放市场。
第三,永远记住你出发时的样子。
今日之选择,即是最好之安排,不怨不悔,不骄不馁。
下一篇:哪种程序猿更容易成为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