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双11已圆满落幕,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战报"数据也定格在两个庞大的数字,天猫成交额4982亿,相对去年同期增长了1032亿,增速26%;京东累计下单金额突破2715亿元,较去年增长32%+。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双11战役打响之后,一向隔岸观火的腾讯也开始带着"鹅子"发力。
一、社群带货为底 腾讯再度试水电商
众所周知,腾讯一直试图染指电商行业,却屡战屡败,陆续推出的拍拍网、微店、QQ商城、QQ网购接连没落,也因此被烙上"没有电商基因"的标签。
今年5月腾讯再度上线了主打内容电商的"小鹅拼拼",但是一直没有掀起市场波浪,更有商家表示:平台没有推广渠道,运营无从着手,开店半个月仍保持0成交。出师不利之后,腾讯加码推出"群小店"模式,以小程序分享联动社群私域资源,实现带货销售返佣,再借势双11的热度成功塑造"小鹅拼拼"品牌IP。
虽然"小鹅拼拼"在产品逻辑与用户体验上还存在诸多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私域流量为王的社交电商时代,腾讯有着先天的资源优势。
二、行业发展加速 催化商业模式升级
细数这两年社交电商的发展史,已不再是小众试水的低调行业,阿里的淘小铺、苏宁的苏小团、美团的美团团节社,再到最近的滴滴"橙心优选",社交电商已成为"资本必争之地",滴滴CEO程维甚至扬言"投入不设上限,全力拿下市场第一名",上线不到5个月,双11日订单就超过700万。
龙虎盘踞的社交电商,赛道愈加拥挤,许多未入局的企业望而止步,其实互联网巨头与资本的进入会加速催化新场景与新模式的产生,从行业发展与市场层面来看,企业仍有超车的机会。
此外,整个行业已有诸多成功的案例可供复制参考,星字云等第三方扶持公司的服务模式也十分成熟,所以对新入局的企业而言仍然有利,只是能否做优做大的决策因素落到了运营上,本期我们就从平台运营的基础架构着手,一步步丰富社交电商干货知识体系。
1、企业品牌
核心价值、企业愿景、VI、品牌故事等都是企业的品牌定位基础,每一个平台都需要有自己的专业分工,基于市场当下的战略机会、市场空挡,找到一个让目标受众群体选择的理由,"投其所好"满足用户表层及深层的需求痛点。
后续基于品牌定位制定的传播策略才能帮助企业汇集各个触点动作,垒高品牌势能,从赛道底部做到靠前位置、甚至成为赛道标杆。同时,企业高管个人IP的塑造也能辅助品牌定位传播,比如提到小米,就能想到雷军;提到格力,就能联想到董明珠。
2、产品卖点
供应链成熟的当下从来不缺好产品,缺的是如何让消费者发现并且认为我们的产品是好产品,卖点提炼也是每一个做营销、做文案的人首要思考的问题,卖点写的好,识别度、用户记忆点就高。
那么如何进行卖点提炼呢?通常包含差异化、优势两大要素,可以从价格、功能、服务、效率、品质、原料、稀缺、附加值、重塑认知、情感需求、社交需求、价值共鸣等多个维度提取。
其次,要明确产品的购买对象及其特征需求,比如用户之前用的是什么产品?如何让用户放弃之前的选择,进而使用你的产品?简单来讲,就是剖析原方案的弊端或是使用场景中遇到的障碍,针对性放大自身产品的优势。
3、市场政策
市场政策主要指招商/奖励政策,在往期文章中我们已经梳理了顶层分佣模式的设计原则,以及各等级代理、团长的招募方式,并介绍了4种行业主流模板模式,大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应用。干货加码 | 社交电商分佣模式背后的五大设计原则
小结
在社交电商引领的商业格局变革之际,传统电商与零售业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内忧外患,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入场从侧面印证了社交电商是大势所趋,红利仍在,但机遇与风险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