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少人迎来职场寒冬,而学 Python 的热度却居高不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数据分析带起来的。很多岗位都人人自危,而企业对数据分析师的需求却在不断上涨。这是今年 10 月的数据:
数据分析入门相对简单,而初级岗位薪水却高于同类均值,同时应用广泛、天花板高。因此学个 Python 转行数据分析师,成为不少人的首选。尤其是数字时代,即使是非数据类岗位,也必须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技能和“数据思维”。
想做数据分析的人不少,但企业想招一个理想的数据分析师却并不容易。
上周,一位 HR 朋友向我抱怨。她说最近在招数据分析师,看到一份简历感觉挺好:会 Python、会 SQL、会 Tableau……但面试的时候,候选人面对一张数据表分析半天,却没得出什么有用的结论。
面试到最后,候选人问:学了如此多的技术,还是很难胜任工作,我还要学点什么呢?
出现这种问题,其根源就在只学了 Python 等各种技术,但缺少数据驱动业务增长的思维,以及真实的项目实战经验。
要知道,老板要的不是花里胡哨的图表,而是能带来业务增长的具体方案。因此一个让老板舍得花重金聘请的数据分析师,要有足够业务敏感度、能在数据中获得深刻洞察。
前两天一个 Python 写得很溜的朋友找我,说最近压力很大,我问他哪来的压力,然后他甩给我一张公司群聊的截图:
同事的一段话,把自己想提加薪的计划直接噎回去了。
再举个例子,汇报工作时,向领导表达销售额略有增长的意思:
表达一:相较于上个月,这个月销售额略有增长。
表达二:销售额环比增长12%,领先竞争对手4个百分点。
表达三:近三个月销售额增长率分别为9%、15%和12%,其中线下销售额基本平稳,销售增长主要由线上业务带来。下一步可以在线上新用户转化流程上多做优化,同时减少线下投入。
如果你是领导,你更青睐于哪一种?
据英国一项职业调查研究显示,掌握数字力的员工,在收入方面,高于普通员工30%;在失业率方面,低于普通员工50%。
想成为稀缺的高薪数据分析师,你就要对数据足够敏感,这样才能亲自操盘数据驱动业务增长的全流程:
所以只会写 Python 是难以做好数据分析的。这就像背了几千个单词,就想和外国人谈笑风生一样,很不现实。
另外市面上绝大多数书籍、课程也在误导初学者,宣扬学几门工具的用法就可以做数据分析师了。即使你真的学会了,掌握的也只是零散的知识点,依然难以跑完一整个数据分析流程。
所以在求职转行时,企业不只考察你的基础理论,更要看你是否有业务实战的能力。
但数据分析毕竟是个比较新的工种,许多大企业也在内部培养数据分析人才。那他们怎么解决「初学者缺少业务实战」的问题呢?
将名企实战项目写进简历
为了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数据分析人才, Google、Facebook、Github 等全球前沿科技企业,联手硅谷在线教育平台优达学城(Udacity),一同开发了「纳米学位」项目。
一句话概括这个项目,那就是:让你在挑战名企实战项目中,掌握业务实战的能力,成企业真正所需的人才。
真的这么厉害?在这个项目进入中国前,就被AT&T、通用电气、普华永道、埃森哲、戴姆勒奔驰等企业引入到内部培训中。
也就是说,如果你学习这个课程,就是在学世界五百强企业内部的培训。毕业后的纳米学位证书,受合作企业广泛认可,也可以直接添加至 LinkedIn 简历:
那么,这些名企所认可的数据分析学习路径是什么呢?从 Python 入门,到应用机器学习处理问题的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都有对应的课程和实战项目,几乎涵盖了国内业务一线的各种需求场景。
截止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 1000 万人在 Udacity 学习前沿技术。但作为硅谷制作的技术课程,在中国会不会水土不服?
2016 年进入中国时,许多媒体也问出了这个问题。但很快质疑者们就被打脸了:腾讯、京东、唯品会等众多企业,立即将纳米学位引入内部培训中。
在中国区官网上,我们看到课程可以免费试听。点进去就会发现,内容经过精心翻译,质量比 O'Reilly 的图书还好。你也可以选择看英文原版,双语学习,这对未来在工作中要翻各种英文资料的你来说,更是掌握专业英语最好的机会。
在 Udacity 的教室系统中,可以边学边练,workspace 平台”打开即用“,减少因配置开发环境所耗费的时间,学习体验友好高效。
如果和优达的学习规划师聊聊,你会发现课程本地化做的比 Coursera 好太多了。
中国区的项目是专门和国内企业合作,结合国内一线企业业务重新设计的。也就是说,你可以直接把这些真实项目写进简历里。
而且每个项目都是国内一线工程师逐行审阅,如果是报名了 VIP 小班,还有助教随时一对一答疑辅导。毕业后将加入像大学校友会一样的微信群,你的校友所在公司几乎涵盖国内各大企业,被内推的机会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