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老铁SEO > 站长新闻 > 通讯 >

媒体报道骚扰电话产业黑幕,法律专家认为存误解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老铁SEO

人气:15

2019-08-11

“如果企业与百度之间关于用户信息的获取途径和使用有明确约定,且没有贩卖和窃取,那么在约定范围内使用都是合法的”。在点评近期热议的骚扰电话黑产话题时,知名北京盛冲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盛冲就“用户在百度等互联网平台填写个人信息流转到企业,是否属于窃取和贩卖用户隐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近期,新华社记者卧底骚扰电话源头企业,揭露骚扰电话黑色产业链内幕。记者以一家少儿培训机构的名义与百度有关方面探讨合作,获得答复是:百度建立后台,家长填过电话信息以后,信息会同步反馈到企业。媒体在报道中认为,“公司的一些‘资源’来自于百度等知名互联网企业”。

相比不法分子非法途径窃取用户隐私。用户在百度等互联网平台填写个人信息流转到企业,是否属于窃取和贩卖用户隐私?

盛冲认为,用户注册信息反馈到企业,不属于隐私窃取和贩卖。

盛冲律师从法律层面进行分析,她提出:在法律关系里,企业在平台中去做项目推广,比如微信小程序、百度搜索上的宣传,都需要和平台签署相关协议,并且约定合作范围及其对相关信息的使用界限。如果出现平台推广的信息不属实,或者平台恶意去使用用户个人隐私信息,那么需要由企业方来承担责任。企业与平台约定推广时候的协议,也是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的举措。

“遵从双方的合作协议,用户自己注册填写相关信息,该信息内容反馈到企业上,这样的情况不属于隐私窃取和贩卖”。

盛冲律师提出,企业获取这种信息并非无限制的使用,而是必须遵照合同明确约定的使用范畴。比如说装修企业,用户提供了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的信息,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给用户提供报价和服务,但是用户信息只能作为企业提供装修服务使用,不能进行非法转移和售卖。如果出现企业违反约定合同非法使用用户数据,像百度这样的平台方本身服务器没有出现问题情况下,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

实际上,媒体的报道中是将用户隐私窃取和正常商业行为进行了混淆。在知乎中有用户进行实验:在百度中搜索相关培训机构,在结果页面会直接提示“广告”字样,进入页面后,是家长去输入孩子昵称和家长手机号。

该知乎网友提出,从广告页面上看,用户主动填写并点击了“立刻报名”,很显然用户是知道个人信息会直接反馈到培训机构的。因此,可以理解为这只是一个商业行为,只要保障了用户知情权,本身无可厚非。

针对媒体在报道中指出,第三方非法机构和个人可能会通过软件工具放到网页,非法收集用户隐私数据情况。百度在8月8日进行了回应: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属于法律禁止行为,百度坚决抵制这种行为,也绝不会开展此类业务。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

外链咨询

扫码加我微信

微信:juxia_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