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数据矩阵是由黑白色块(单元格)和正方形或长方形组成的二维条形码(也称为矩阵)。它由美国国际材料公司于1994年8月开发,主要用于零件、印刷电路板等。美国国际材料公司于2008年被微星公司收购。编码信息可以是文本或数字数据。数据大小通常是几到1556字节。编码数据的长度决定了矩阵中颜色块的数量。纠错码通常用于编码以提高可靠性:即使一个或多个色块损坏且不可读,其中的信息仍然可以被读取。一个数据矩阵最多可以存储2335个数字或字母。
应用
Data Matrix最受欢迎的应用是小对象的标签,因为这个代码可以在2或3平方毫米的区域内编码50个字符,在20%的对比度下仍然可读。数据矩阵的尺寸不受限制,商业应用的图像包括小至300微米(在600微米硅器件上激光蚀刻)和大至1米(画在棚顶)的平面。绘图和阅读系统的保真度是其唯一的限制。
美国电子工业联盟(EIA)建议使用数据矩阵来标记小型电子元件。
在标签或字母上打印数据矩阵代码变得越来越普遍。使用条形码阅读器可以快速读取代码,便于跟踪物品,例如跟踪包裹的交付。
对于工业工程,这个条形码也可以直接标记在部件上,这样就可以使用数据矩阵编码的数据来识别部件。制造商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来完成组件上的条形码,但在航空航天工业中,条形码通常通过工业喷墨、点阵标记、激光标记和电解化学蚀刻(ECE)来完成,这些方法用于获得可以持续到组件寿命的永久标记。
数据矩阵编码通常由专业相机设备和软件验证。这种验证确保代码符合相关标准,并确保组件使用寿命期间的可读性。组件投入使用后,读取镜头仍然可以读取和解码代码,解码后的信息可以用于各种目的,如移动跟踪和库存检查。
像其他开源代码(如1D条形码)一样,数据矩阵代码也可以在手机上使用特定的移动应用程序读取。
标准
数据矩阵是由国际数据矩阵公司(ID Matrix)发明的,该公司被合并到RVSI/锐敏CiMatrix中,西门子公司于2005年10月收购了该公司,Microscan Systems于2008年9月收购了该公司。如今,数据矩阵已被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所涵盖,并在许多应用中处于公共领域,这意味着它可以免费使用,无需任何许可或版税。
国际标准化组织/IEC 16022:2006—数据矩阵条形码符号规范
国际标准化组织/IEC 15415——二维印刷质量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EC 15418:2009—符号数据格式语义(GS1应用标识符和ASC MH10数据标识符和维护)
国际标准化组织/IEC 15424:2008—数据载体标识符(包括符号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条形码类型的标识]
国际标准化组织/IEC 15434:2006—高容量模数转换器介质的语法(从扫描仪传输到软件的数据格式等)。)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15459—唯一标识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