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010是白居易五十首诗之一,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今年,首都长安周边地区的农民遭遇了两次灾难。首先,发生了春旱。前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没有降水,久旱成灾,导致麦苗枯黄,几乎没有收成。
很难等到下雨,所以我赶紧去播种。没想到,我在秋天遭遇了早霜。秋天,庄稼没有长满,当它们变干枯萎时就停止生长了。经过一年的努力,农民们遭受了两次灾难,几乎没有庄稼。可想而知生活有多悲惨。然而,更悲惨的事情还在后面。虽然粮食数不胜数,但还是要交粮交税,百姓苦不堪言。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知道如何为自己的人民感到难过,而是忙于征收粮食和税收,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评估目标无法完成,自己的晋升受到影响,所以他们没有报告灾难,而是匆忙收税。
在这种情况下,白居易写了这首歌《杜陵叟》:
这位老人住在凌渡,每年他都种一片贫瘠的土地。三月无雨无风,麦苗不开花变黄死亡。九月秋霜寒早,耳根未熟。官员们知道,但没有报告真相,租金、暴利税被审查奖励。滇桑卖地,官租,那么明年的衣食住行又会如何呢?脱掉我们的衣服,把我们嘴里的食物拿走。人虐物,就是豺狼。为什么要勾爪子锯牙齿吃人肉?
不知是谁举报了皇帝,皇帝心生怜悯,体谅百姓的困境。皇家仁慈的法令写在白色亚麻布上,今年所有的税收都在首都附近免除。昨天,李旭芳走到门口,拿着尺子罗列农村。九个纳税人中的十个已经被送去,并被我们的国王免除了税款。
诗的前半部分,写的是耕种土地的杜玲绮的苦难。杜灵奇的悲惨无助与长官的贪婪狡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还通过凌渡的嘴指责这些官员“虐待人,伤害狼之类的东西,用爪子和锯齿吃人肉”。
下半场,有起有落。诗人说他不知道是谁给皇帝弹的。皇帝知道这一灾难后,感到很可惜,于是颁布了一项帝国法令,免除了首都地区的税收。因此,他写道:“白色亚麻纸发音好,首都将缴纳今年的税。”
德音是什么
那么德音是什么?为什么写在白麻纸上?
事实上,正是因为白居易等人的建议,京畿道地区的岁税才得以免除,据《新乐府》,
“(元和四年)上以久旱,欲降德音。翰林学士李绛、白居易上言,以为欲令实惠及人,无如减其租税。”
从这里看来,德银与减税无关。
实际上,《子同治简》的作者司马光是用宋代的术语来描述唐朝的。宋代的“德隐”其实减轻了犯人的刑期,《杜陵叟》记载了3360“http://www . Sina.com/”,类似后世常说的大赦。
因此,司马光想说的是,唐宪宗只是想赦免犯人的罪行和敷衍过去,但只有经过姜立、白居易等人的苦心劝说,他才同意减轻受灾群众的赋税。
从白居易诗歌的大意可以看出,他口中的道德基调显然是指免除人民,而不是赦免犯人的诏书。
事实上,“德因”作为圣旨的一种形式,只是在宋代才被定为赦,在此之前德因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起初,“德音”并不是特指皇帝的语言或旨意。比如《资治通鉴唐纪宪宗纪》中多次出现“德音”这个词。在《诗经》中,“德音”大致可以理解为美好的言行,有如此美好言行的人,既有王级人物,也有普通人,有男有女。
但后来德音开始用于皇帝,一般可以指皇帝的言语和命令。003010说,“凡德音,则死及流罪降等,杂罪释之,间亦释流罪。,陛下宜发明诏,吐德音,布惠泽,禁邪伪,薄赋敛,省,徭",把德语发音和明朝小鬼并列
了以”德音”命名的诏书,与”诏”、”制”等并列,如本次唐宪宗发布的《亢旱抚恤百姓德音》,其中就有赦免罪犯、减免积欠赋税、减各地进贡物品、释放奴婢等内容。所以,在唐代的德音可以是皇帝的语言和诏令的统称,白居易在这里用以指代皇帝减免租税的诏书。
德音为什么写在白麻纸上
麻纸是用黄麻、破布等为原料制作的纸,韧性很好,有白麻纸和黄麻纸之分。白麻纸较白并且很光滑;黄麻纸则略黄且稍显粗糙,也要厚一些。
麻纸因为适于书写,便于保存,经久耐用,所以由汉至唐,麻纸一直是产量最大的纸,书圣王羲之也是用这种麻纸来写字的,敦煌藏书大多也是这种纸。
唐朝的诏书也是用白、黄两色麻纸写就的。而起草、制作诏书的责任由学士院的翰林学士和舍人院的中书舍人负责,称为两制。
其中,学士院的位置距离皇帝的办公地点更近,因此学士院的翰林学士与皇帝接触更多,由翰林学士起草的诏书称为内制,而由舍人院中书舍人起草的诏书称为外制。
最初,内制、外制诏书在纸张上被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到了唐代宗时期,开始形成内制用白麻纸书写诏书,外制用黄麻纸书写诏书的规制。而一些重大事件的处理或者对地位高、德高望重的朝臣的任命都是用白麻纸书写诏书的,因此白麻纸书写的诏书就显得更紧急,更尊贵。
所以”白麻纸上书德音”,指的是由翰林学士起草的书写皇帝诏令的诏书。
白居易的作用
在写这首诗的时候白居易的身份是以左拾遗的充任翰林学士,也就是说左拾遗是他的本官,翰林学士是他的差事,他以左拾遗这个官位去做翰林学士给皇帝起草诏书。
打个比方,比如某教师以教师的身份去农村扶贫,他的身份是教师,干的是扶贫的工作,拿的工资还是他原来学校当老师的工资。
同样白居易此时,干的是翰林学士的工作,但是他的品级和俸禄由左拾遗这个官位决定。
所以,白居易虽然此时级别不高,但身为翰林学士,会在内廷当值有机会见到皇上,并向皇帝献言进策。
此次能够”白麻纸上书德音”就是在翰林学士白居易和李绛的建议下,免除了京畿百姓的赋税,然后二人草诏,在白麻纸上写下皇帝的旨意。
可以说,白居易是此次事件的参与者与执行者,又是整个事件的记录者。可惜,因为地方官吏的狡诈,催逼百姓交租交税,等到好不容易盼到的”德音”终于来临时,已经是”十家租税九家毕“了,免去的是陈年积欠的赋税,既然已经交了也就不用免了。
实际上这完全是统治阶级玩弄的骗人手段,上下通力配合,到头来演了一场百姓”虚受吾君蠲免恩“的好戏。
全诗,对狡诈的地方官吏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无能为力。
由此看来,在忠实记录社会现实方面,白居易一点都不比有”诗史”之称的杜甫差。
下一篇:没有了